第十七章(2 / 3)

嬴政剑眉微动,狭长的凤眸闪过一抹寒光,“朕倒觉得,扶苏之言有理赵高,朕竟从不知,你精通律法,却喜好滥杀无辜之人”

赵高心中一凛,忙噗通伏地跪下,言辞一片恳切,“陛下臣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大秦的将来啊”

秦始皇挥退医士,起身目光灼灼,以睥睨天下的自信神态,巍然看向殿外,“嬴氏子孙若争气,任他谁来也亡不了朕的大秦子孙若尽是废物今日,朕杀得尽刘姓之人,来日,还能杀尽天下万万人吗此事休得再提”

那么,提倡民贵君轻的儒家学说,按理说绝不可能让这位专zhi的帝王有兴趣。举个例子,汉景帝在位时,曾有一名叫辕固生的儒生与道家黄生辩论商汤推翻夏桀到底是正义的还是以下犯上的

黄生认为,汤武非受天命,推翻夏桀乃大逆不道,而辕固生则认为,民心就是天命,帝王胡作非为失去民心,就该被得到民心的人推翻这种公然批判皇权不作为应当被淘汰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可是刘彻后来为什么会独尊儒术呢2

归根到底,因为董仲舒呈献给刘彻的儒术,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之术他准确把握帝王的意图,巧妙地将儒家孔孟学说和法家韩非子的学说中有利维护君王权威的部分结合起来,这就是后世所称外儒内法。

比如,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其实是根据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改编而来的,他这种单向的纲常之道,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的双向纲常之道背道而驰对这种强化皇权的新型儒家之说,刘彻自然极为推崇3

扶苏眼睛一亮,既然有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之道,那披着法家外衣的儒家之术,也能有吧

秦始皇微微点头,确实有点意思朕打下房屋的架构根基,他来添砖加瓦施以修饰装点若不是神画弹幕中显示此人是刘邦的曾孙,年岁差得太远,真该怀疑此子是不是朕的儿子了可惜

商鞅和李斯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笑,这还差不多,刘彻那小子还是识货的,法家就算名亡实存,也比身死道消强多了,我们法家学说不是忽悠人的,用它用它真的可以富国强民

刘邦摸着下巴的对萧何道,“还别说,我这孙子确实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的”

萧何笑道,“陛下大智若愚,子孙自然血脉相承”

听见”血脉“二字,刘邦忽然心念一动,方才见到弹幕评论就觉得有地方不对劲,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刘彻怎么会是恒儿的孙子就算朕的如意没当皇帝,盈儿总能顺利继承大统吧恒儿一个不受宠的孩子,怎么变成汉文帝了而且,他的谥号可是“文”呐

此时天音再次响起,他决定听完再问刘恒,这小兔崽子长大了不会要杀兄造反吧

而此时的大汉,还有两个问题悬而未决。刘邦当年大封诸王,实行周朝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并行,却为后来埋下藩国隐患,诸侯王封地广大,手中又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对中央而言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汉景帝听晁错之言颁发削藩令未果,反引来七王之乱

而刘彻即位后,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在诸侯王去世后,除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也可分割封地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一管辖,如此子孙依次分割,直至地尽为止4

他这项政策大大地削弱了藩王的实力,到后来,越分越小的诸国究竟小到了什么程度呢“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而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却逐渐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80以上,而且,这些郡穿插在诸侯的封地之间,犬牙交错,使诸侯无法将土地连成片抱团5

扶苏点点头,此计既能以一两代人的利益来安抚诸侯王,又能徐徐瓦解他们手中的势力,若父亲当日也认识那个主父偃,大秦安抚六国贵族的手段会不会能更柔和些

汉高祖刘邦臭小子心肠比老子还黑

汉文帝刘恒爹,请注意文明用语

汉景帝刘启猪儿主父偃这人有谋略,给我好好用着

汉武帝刘彻爹我不叫猪儿,我叫彻儿主父偃呵呵,不巧,早被我杀了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