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石一斗”
“刚刚好两石”
“我家也收了两石一斗三升”
激动的声音蔓延在晒谷场上。
顾家不用交税,也就不用上秤称,但是顾家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家收成已经接近两石六斗了
他们在家里,拿自家的石斗一点点称出来的
顾大根都笑傻了,笑得脸上肌肉酸痛,吃饭的时候都合不拢嘴,差点把饭给洒了。
他双手一个激动,双手抱住顾璋的腰,把他高高的举起来,激动得无以复加“小石头”
他家小石头也太厉害了
这才在家里多久菩萨都高兴成这样了
因为丰收,村里飘荡的愁云散了许多。
不少人都凑到一起,商量着要不要卖些粮食,置换些东西,给家人送去。
“听说边关冷,要不给他爹把旧夹袄拆了,加厚些送过去”
“我觉得要做鞋,也不知道军队发不发鞋,带去的穿破了可怎么办,他也不会做鞋。”
“要我说咱直接寄点钱,有银钱需要什么买什么。”
永河村恢复了热闹。
顾璋也准备出发了,五月底开始抢收,等忙忙碌碌全部弄完,已经六月底近七月了。
院试八月举行,他打算提前点出发,留足时间。
顾璋在书房里收拾。
经过两年时间,书房里也大变样。
里面添置了许多顾老爷子做的东西,有放在书架边上挂着的草编小蚂蚱,有挂在窗户边的风铃。
朝两边推开窗户,入目遍是起伏的群山和望不到头的碧蓝苍穹。
“哒哒哒叮叮”
风拂过山峰和草地,碰了碰风铃,吹进了书房里。
顾璋衣袍翻飞,感觉一阵清凉舒适,吹着清凉的小山风,他一点点的整理要带去的书。
“吁”
他忍不住朝窗外看去,那里有一辆熟悉的马车。
这辆马车曾无数日夜,接送他往返于永河村与县城。
姜武从马车里跳下来,朝他看过来“老爷让我给你送来的。”
他已经放弃挣扎了,他是劝不动了。
顾璋单手一撑,利落地从窗户翻了出去。
“我已经找好商队了,会跟着商队一起出发。”顾璋摸了摸马儿的脖侧。
姜武把马绳塞进他手里“坐商队的马车,哪里有自家马车坐得舒服你也没时间给红枣再做个车厢了。”
“倔什么呢赶紧把功课拿给我。”姜武伸手弹了一下顾璋的额头。
“疼”顾璋没想到他会突然来这一手,根本没防备,吃痛捂住额头,气恼地瞪他一眼。
姜武挑眉“瞪我也没用,你也打不过我,有本事去跟老爷告状。”
“我总有一天能打赢你。”顾璋捂着头不服气地嘟囔,从书房窗边的桌上拿出了这些时日的课业。
姜武暗中观察他的身板,发现确实壮实了些,心中高兴,表情却不露分毫“想打赢我,你小子还差得远。”
他接过顾璋递来的课业,简单看了下就专门收好“走了。”
他是不明白了,臭小子课业都在做,怎么就偏偏不愿意服个软
老爷也是,每次抓着他一五一十地汇报,问得他口干舌燥都不放过,怎么就不愿意来哄哄臭小子呢
明明收徒之前,那样费尽心思,就差拿个小网兜把人兜起来直接偷回家了
他现在只盼着京城那边的回信,能有点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