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一连数日出现在京城。
再佐以粮草在凌云山被山洪淹没,皇帝一怒一下发落数人的消息,百姓怎么会没有察觉
看到又有马蹄从京城街面疾驰飞踏而过,百姓心中戚戚然,面带忧色,驻足议论。
“最近八百里加急的军情越来越多了。”
“前几年一年都看不到一次,上次这么紧急的军情,好像还是当今刚刚登基那两年。”
“匈奴这是休养生息,卷土重来,又想来犯”
“薛将军镇守边关,定能狠狠打回去,可偏偏粮草在凌云山给埋了,唉,千万要是好消息啊。”
在百姓担忧的议论声里,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一层层送上,直接送到了今日未散的早朝上。
匈奴大军已退。
宁都百姓捐赠的粮草,已经平安送入军营中,损耗虽多,但余下竟也能支撑过整个秋
数量竟然如此庞大,宁都百姓竟如此慷慨,顾璋在宁都府得民心之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想。
“天佑我大宣”
“恭喜皇上,此患已解有了足够的粮草,区区匈奴,不足为惧。”
明盛帝也是大喜,一向严正的面容都出现喜色,大笑道“天赐我瑶光煌煌,其才冲霄,其运贯鸿,实乃朕之幸事,大宣之幸事”
听到明盛帝此言,许多官员只觉得头皮发麻,心中震荡。
如此毫不吝惜的夸赞,是何等盛大之沛光
不出意外,这话必然随着帝王起居录、史书等无数篇章,连同此事一起记录,载着文人墨客的载誉,流传后世,惊艳千古。
未及弱冠,就让帝王交口称赞,得此子,是帝王之幸,是天下之幸
二十岁不到的少年,怎么所做桩桩件件,都如此骇然,真是真是让人艳羡啊
不仅是他本身,其父顾大司农、其母秋府君,其根顾氏一族,宁都百姓,都能在史书中留下重重的一笔,让人感怀,让人称道。
文臣武将,能走上朝堂的,谁不有一番青史留名的豪情
如今一农户、一未读过书的女子都有如此威名豪气,想想实在是心中酸涩,谁人不羡慕
不过都是经过事的,只是不免感慨一番,很快就平复了情绪,纷纷恭贺起来。
明盛帝眉宇间皆露出喜色,连连下了许多破格封赏,还未到考评之时,便直接官升一级,升至四品其父封安平侯,其母封安定郡君,可掌兵三百,其妻诰命,更有数不清的华贵布料,古玩珍宝
此举连护爱顾璋的许多重官,都有些惊讶。
可如今谁能说出点阻拦的话来此情此景,还是不要扫兴的好,而且扪心自问,他们心中何尝不觉得,如此大功,应当如此
赏罚分明、重用能臣,对还未长成的少年官员颇有几分爱护,又不失历练,这是明君之像,何尝不是他们的幸事
谁知,
等下了朝,明盛帝一身明黄龙袍站在玉照殿外,负手而立,遥望边关的方向,面色有些愧色,他叹道“那些日子,瑶光日日入宫请求,想顶了刚赤府知府缺,朕还说他胡闹。”
dquordquo
想看渝跃鸢飞写的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13章毒液吗请记住域名
苏公公不敢接这话,只上前搀着他“皇上,今日外头风大,不如入歇息,喝杯御湖龙井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