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好家伙,他们竟然都是顾瑶光这个小子“第一个想起来的,最为记挂的人”
众官员“”
顿时咬牙切齿,亏他们为那封真情切意的信感动,什么记得曾经的帮助,什么记得您因伤畏寒诸如此类的各种细节,再加上那小子的文笔,竟然把他们都骗到了
再想想自己之前暗搓搓的炫耀,简直老小脸一红,恨不得钻进石头缝里去,再不见人才好
顾瑶光,简直不是人
尽管这些大官觉得羞于见人,恨不得闭门不出才好,可这事根本藏不住,很快就爆开了。
明盛帝“”
同窗好友“”
他们纷纷相互确认,最后确定了,这个坏东西,真的给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一样的
若是一开始发现还好,偏偏在他们暗暗炫耀完“我是瑶光最重要、最看重、最崇拜的长辈挚友”之后,这简直是、简直是只让人恨不得直接晕过去才好
平日里难看见自家老爷父亲叔伯师长这样的窘态,亲友们当着面忍住,回头便彻底忍不住嘴角的笑意了,性子活泼的,甚至直接躺在床上笑得打滚。
百姓们也乐于听到这样“让人快乐”的小趣事。
事情根本藏不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开了。
越传越广,即使权势再大,谁又能堵住这么多百姓的嘴
受害者们纷纷摆烂了,讲吧,都去讲吧
等后来,即使是最内敛,谦逊到骨子里的人,在大环境的不断刺激下,在接连几天日日都面红耳赤后,也脱敏了。
然后触底反弹
有的写信去痛骂顾璋一顿。
有人干脆写诗,甚至试图刊登到报纸上,让天下人都知道你顾瑶光是什么样的人
怒极、羞极的文人们,带着满腔的真情实感,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一时间文坛里“暗搓搓谴责”“文化人拐弯抹角花式骂人”的文稿层出不穷,文坛此篇繁荣至极。
本就是文采最顶尖的一批人,过五关斩六将才高中进士,得以做官。
他们笔下的文字,更是引来无数关注和热议的浪潮。
没多久,全天下都知道了,刚赤府有特别舒服、特别轻、摸起来软和至极,还特别保暖的羊绒衣
至于对顾璋那点点谴责
百姓表示太深奥,说的啥啊听不懂,还是都被小农神坑得跳脚的小故事有趣。
顾璋更是无所谓了,甚至还饶有心情的和媳妇分享信件后续,然后“喷火小人”图,第二幅,秘密出世了。
羊绒衫、羊毛衫被闻讯而来的商人们纷纷抢空。
连带着陆续做出来的羊毛毡、棉被、棉袄、奶酪等等物件,都大热起来。
不过第一批最好的,顾璋还是悄悄留给秋娘,他辛辛苦苦干一场,总要得点好处不是
厂房留下造福百姓、造福驻
守的部队了,他先吃口肉不过分。
四个工厂忙得热火朝天,一开始只是羊毛衫供不应求,慢慢的,另外三个厂生意也迎头赶上。
甚至都开始扩大厂房了
盖新厂房,就代表又要招新工人。
之前第一批没赶上的百姓,都激动起来,家里人口不够用的,差点急得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