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脸上纷纷带上了点遗憾。
他们抬头看着半空中一个个金灿灿的名字,忍不住畅想,要是这些都是真的,那该多好
顾璋叉腰,虽然这不属于“真理”范畴,没有加持作用,但是能忽悠住人,岂不是说明他更厉害
他果然是聪明机智口才一级棒
顾璋满意地把看公开课的文武大臣都送走了,还把明盛帝这尊大佛给送走了。
原本担忧顾璋这种上课方式的人安心了,忧愁没有消失,转移到了另一批人脸上,变成了灰扑扑的失落。
他们大张旗鼓地去做实验,想要验证试卷上的想法和答案是错误的,是有悖常理的。
结果灰溜溜地回来不说,还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顾璋在农学课上提出的那些奇妙又新奇的想法,真的让人很容易相信他真的会。
而他们呢连验证结果对不对,都想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法。
最让人遭受打击的是,他们若承认自己真的错了,那说明他们连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都考不过。
哪
里还有意思去和顾璋当面辩论,要是输了,最后一点遮羞的脸面都没了
这次公开课的效果,也在百姓中慢慢传开。
“哈哈哈,顾大人脑子里居然有这么多想法,难怪聪明。”
“顾大人是不是做梦的时候,梦到过骑着鸟飞上天我也做过这种梦,不过我可不敢想,要做个差不多的东西带我上天。”
“这么想一想,顾大人虽然不太沉稳,但还挺可爱的。还是年轻人,什么都敢想敢做。”
顾璋美滋滋。
他可真是个机灵鬼。
又画了飘香四溢的大饼,又把做饼吃饼的任务推得一干二净。
不愧是他
顾璋正快乐嘚瑟,意外发生了。
就在公开课后不到一周的工夫。
天工学校的学生们,爆发式地设计出了数不清的“灌溉车”
宛如灵感喷涌而出,压都压不住得那种。
灌溉车有许多版本,有的叫水流筒车,有的叫牛转翻车,有的叫风叶水车,无一例外,脱胎于顾璋曾经做的龙骨车。
虽然底子一样,但看到成品后,可没人会觉得这是一种东西。
起因是姜柔率先设计出一种叫“水流筒车”的灌溉车,她的家乡有一段湍急的水流,她设计先修筑一个堤坝来阻挡水流,而后让水流绕过筒车下部,水流之力将会冲击转动车筒水轮,一筒接一筒的水就会倒入引流槽,最后流入田中。
借助水力可昼夜不停地取水灌溉,即使是上百亩田地,也不耗费一丝人力畜力不用的时候,卡住水轮即可。
她本该扬名的,可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将思路分享给同窗。
紧接着,林青柏也做出了牛转翻车,其部分结构脱胎于磨盘,牛转翻车的主动力结构,来源于两根交错的巨大齿轮,中柱擎天而立,在牛身高度处横插一根木条,让牛拉着如磨盘般转动,效率倍增。
再接着,宛如松开了被堵住的泉眼,各种灵感喷涌而出。
有用风力的灌溉车,还有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形,不同情况的汲水灌溉车。
特点就是,极为适合他们家乡当地的情况使用
甚至还有灵机一动,逆向思维,做出利用风力的“排涝水车”的
据说他家居住的村子四周水多,不愁灌溉,反而在涨水的时候,时有积水,让人苦恼,每年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去用人力排水。
杜小江被同窗们夸得红了脸,羞赧道“我也只是突然想到顾夫子教的实验方法,又在想家里现在会不会很辛苦的在排水,就突然想要这么做了。”
别看这些功能都差不多,似乎是拾人牙慧,但若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些大家伙,肯定不觉得是一个东西。
有的像是巨大的圆轮,有的又像是长条形的一筒筒的运输带,还有的就是交错的两个磨盘模样
头一次学以致用做出了点小成果后,像是被打开了开关一样,分别在其它几门课上,脑
海里的灵感也都蠢蠢欲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