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治不起也是等死;治得起但找不到好大夫也是等死,病没治好反而还把家里的钱花光了;就算运气好找到了好大夫,高价买的药也不一定这么有用,最后也是死
治病实在是太贵了,即使日子慢慢富裕起来,不愁吃喝,不愁新衣服,盖了新房子,但大多数平凡的普通百姓还是舍不得看病。
这么便宜的神药,有点缺点怎么了谁也不能说青苍不好
听到这种言论的顾璋和荆苍汗流浃背。
这次连顾璋发挥大忽悠技能,在报纸上刊登文章,也没法扭转百姓脑海里自发形成的坚定认知。
他尽力了。
荆苍也觉得这股热情和厚爱太重了,大呼道“这绝不是老夫本意”
他只是想要点名声而已,现在这也太过了
荆苍无奈拜访了京城附近的医者朋友,无果,又无奈去拜访了薛将军,薛将军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去找顾璋。
于是荆苍把心中忐忑压力和担忧,全数写在信里告知顾璋。
顾璋看完信,难得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终于不止我一个人感受到百姓狂热期待的压力了”
这种事说出去,旁人还都不理解,觉得他在炫耀。
他顾璋是这种人吗是这种自卖自夸的人吗不对,好像还真是。
不过顾璋对这种事,也还是有点经验的。
顾璋写信忽悠,呸,建议荆苍再努力研究一波,当有更多便宜好用的药问世,百姓就不会再如此神话青苍、盲目信任青苍了,而且更坐实他神医的名头。
起初荆苍还觉得很有道理,只要他再弄点便宜好用还大众化的药出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而且现在确实如他所盼望的,大家都觉得他是神医
但是他和明盛帝、燕家两老、薛将军一样,都总能收到顾璋这家伙从远处寄来的当地吃喝玩乐特产大礼包。
慢慢研究各种中药成分,将化学技术与中药方剂结合,并且已经不断在出成果的荆苍逐渐怀疑人生。
他现在的生活很好,能有现在名满天下的神医名号,救治过数不清的百姓,已经远远超过了儿时从医时立下的目标,甚至已经超越了荆家祖训。
但怎么和顾璋滋润的小日子一比,心里就觉得有些奇怪呢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嫉妒
不过再怎么觉得奇怪,让他放下实验室的一切,和顾璋一样沉浸在山水美食里,去体验人
间烟火气,那也是不可能的。用化学研究医理太有趣了,玩乐哪里比得上研究这些有趣他怕是穷其一生,也研究不完其中的奥秘。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当初顾瑶光在刚赤府给他画了个饼,就痴迷此道了这么多年
经此一遭,原本就备受期待、万众瞩目的理举,一下热度更高了。
天工学校也越发受到百姓们的重视和期待。
原本就走科举这条路的考生,都会忍不住学习一些天工学知识。
即使原本走科举这条路的学子,也不是个个都有天赋,能过得了科举这根独木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