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园子位置不算好,一般为了混退休的中老年老头们不会愿意来这么“远”,交通不便的地方看大门、值夜班,愿意来的要么是没办法情况特殊,要么就是对戏曲有些爱好,所以为了生活,为了打发日子,找寻同好,自愿来的。
最直接的一点是,其实这些人大都京城有房,儿女成才成家,他们很多人很空闲,不靠着手上这工作混饭吃,也肯自愿来打扫园子,给看大门。
再有便是,在场之人随便问他们几场经典曲目,别看他们一群人不起眼,但大都能说上些什么来,甚至还能操着口京腔给你来两段。
为了吸引游客,京华梨园做的花样还挺多,除了保持原址的那种旧时的“风味”,还搭建了几个新馆,其中一个是影音室,专门播放京剧纪录片和本景点介绍宣传片,另外隔一段时间还会邀请一些京剧班子到这里来表演。
能吸引多少游客大家也说不准,但这里工作的人绝对是经常接触这些。
就算是原本不懂的人,一日日工作下来,白天总能听见几句里头在放的介绍,耳朵里灌几首经典曲目,咿咿呀呀的,久而久之自然就记下来了。
进门,他们就看到鬼戏院里头贴着几张对联,不知道是谁设计写上去的,给人看着的感觉倒是非常微妙
唱念做打
粉墨登场
戏场
嬉笑怒骂
悲欢离合
人间
左右两道门,各自书写着叫人形容不上来的描述。
“这都通向哪里”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