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少文物流失海外,但是国家花费了大价钱追回。
五牛图是唐朝韩混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混五牛图,是我国最早的纸本国画,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八国联
军侵华时,五牛图流失海外。1957年,我国得知五牛图消息后,花了60000港币的巨额买回了韩湟的五牛图。那时正值建国初期,六万港币对整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唐,已经年过半百的韩混一脸懵。
是他吗
他的确擅长画动物,但是他是堂堂封疆大吏,已经封王拜相,作画也只是兴趣爱好,怎么后世只记得他的画不记得他其他贡献了
可是看到后世的政府花费巨额,跨国追回自己的画,又放在看起来像是皇宫的地方珍藏着,韩混说不感动也是假的。
唐德宗看到自己老臣的表情,忍不住开玩笑太冲,不如给朕多画几幅,留给后人可以当传家宝。”
太冲是韩混的字。韩混经历了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几朝老臣,经历了安史之乱那么复杂的形式,还步步高升,在唐德宗时期做到了宰相,被封为晋国公,死后得到了谥号“忠肃”,是非常高的待遇。
没想到他活着官运亨通,死后的一幅画也享受了国宝的待遇,别说大臣们羡慕,皇帝都要羡慕了。
1994年,王处直墓十块浮雕被盗卖到香港。过了6年,也就是2000年,其中一件浮雕出现在纽约拍卖会上。国家文物局立刻与美方联系,希望将浮雕返还,但被拒绝。无奈,只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天幕放出五牛图和王处直墓浮雕的图片,让古人知道现代人多么看重这些文物,多么看重大唐的历史见证物。
为了追回海外文物,跨国经年,不断地交涉沟通,大量的砸钱砸资源。
不是每一次交流都是有效的,经常被拒绝,一次成功的交流长达纪念也是常有的,但华夏人最不缺毅力,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也有遗憾始终未能追回的,比如历代帝王图。
唐朝画家阎立本有两大名作,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收藏在故宫博物馆,历代帝王图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历代帝王图代表着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辛亥革命后,紫禁城的大量文物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带走或变卖,历代帝王图也流失民间,后来到了梁鸿志手中。梁鸿志将历代帝王图卖给了美国人邓曼沃尔多罗斯,
此后又被邓曼捐赠给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从此,历代帝王图流失海外。
荆咕特意把历代帝王图局部放大,放在视频里给网友们欣赏这一幅在国内看不到的经典画面。
但是在天幕再次被放大后,众多帝王们激动地站起身子来寻找自己的画像。嬴政对画像不太满意“把朕画矮了。”
刘彻也不满意为什么始皇帝就是腰间佩剑,用手扶剑,朕是需要人搀扶的大胖子李世民皱眉“不如朕潇洒帅气,让阎立本重画。”阎立本
没错,身处作画者朝代的帝王,李世民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2002年,国家文物局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第一笔支出就是花费2999万元购回国宝级文物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此后,又先后花费两亿多元买回了战国虎形佩等多件文物。
从2002年到2006年间,共实施了14个重大征集项目,国家财政资金动用了近两亿元,抢救流失在海外的文物203件。
“国家拨款5000万元2999万元买一幅字”哪怕是被夸过富裕的宋朝,君臣们也忍不住地咋舌。
后世是有多有钱
可是听到购回的是宋朝的书法,他们又骄傲了。总算有被后世认可的地方了
还有,米芾的书法,的确不错他们也喜欢
除了这些回家的,还有许多至今仍然在海外漂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