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乾隆皇帝花费大量的钱财,为自己的八十大寿举办万寿大典,声势浩大,不仅大清举国同庆,周边的藩属国和外来想建立邦交的国家也齐齐到来。
其中就包括远在西方的英国,英国轰轰烈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是在乾隆年间。
1733年发明飞梭,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织业的时候,乾隆刚刚登基,英国的纺织业开始抢占华夏纺织业的市场。
178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乾隆还没退位当太上皇,英国开始进入蒸汽时代,清朝却开始衰落,走向末路。
英国在听说华夏的盛世之后,也派来使者给乾隆送来贺礼,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能够与清朝有所联系。
当时的英国国王是乔治三世,因为当时西方对华夏的幻想还是
受小说影响,印象停留在“成吉思汗”
dquo”
并不满意,只觉得是蛮夷小国果然没什么好东西。
出于礼节,乾隆皇帝还是写了一纸书信,让英国使者带回去传给英国国王
天幕特意放出了那张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书信,全文只有976个字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看起来就像是皇帝在批阅奏折,非常的高高在上,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乾隆皇帝那种骄傲的心理,可见依然保持着一种天朝上国的骄傲。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清朝已经落后了,因为自大,清朝失去了接触工业文明的机会。
通过这次出使,也让西方各国看到了一个愚昧无知、傲慢自大的中国,清朝外强中干的事实被英国人发现。
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实质上是极其虚弱的“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要击败它并不困难。”
从此,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关于中国强盛富庶的看法开始改变。
外强中干不假,但依然有财富也不假。
英国回去一番准备,对华夏的侵略野心更加大胆。
四十几年的准备后,在经历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双方差距越来越大后,英国人就在新的女王的领导下,带领着装备着先进武器的军队攻入了中华大地,进行疯狂的洗劫大清帝国的财富,也疯狂的带走了曾经属于乾隆皇帝的各种珍宝,甚至包括他穿过的盔甲、用过的笔墨等。
这一位新的强大女王,便是维多利亚女王。
“朕没有”还年轻的弘历被天幕点名,说得是面红耳赤。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那的确会是他自己的想法。
大清不正是天朝上国,这种思想有什么错
但是弘历也知道,天幕提了无数次八国联军侵华,恐怕在他在位的时候就有了征兆。
弘历听到了那个名字,“维多利亚女王”,暗暗咬牙
女人果然不能轻视,这什么蛮夷的女王,怎么一个比一个彪悍
维多利亚女王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她还受封为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海外不断扩张新国土,形成了“日不落”大英帝国,并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
维多利亚的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伯父威廉四世驾崩后,维多利亚即位为王。
维多利亚女王在世时,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