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举起袖子,掩住了口鼻。
哪怕明知是天幕上的图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他仍然感觉仿佛自己也被熏到、被黏到了,浑身难受。
其他人不比他好到哪里去。
矜持点的大臣捂眼睛的、捏鼻子的、捏眉心闭眼睛的,不矜持的公子控制不住的干呕“yue”
刘彻原本嬉皮笑脸,看得正高兴,还有心思评论天幕上西方女人好不好看。
直到看到开窗时还在思考要不要给自己后妃也弄一两件那种大胆的衣服,怪诱惑的。
然后
刘彻再也不想了。
现在一想到那大胆的衣服,就会想到那妇人“大胆”的行为,然后就会想到那种味道和画面
刘彻狠狠闭上眼睛,试图把刚刚看到的那一幕彻底忘记。
但是越想忘记,越是无法忘记。
刘彻狠狠骂人“连蛮夷都不如”
匈奴算蛮夷,他也没听说匈奴会把粪便往人身上浇的
朱元璋连乞丐都当过,本以为没有什么脏污接受不了,看到这一幕终究是觉得自己还是弱了点。
“欧美这就是后来打败清朝的欧洲就这脏污玩意”
他无法想象,这脏污玩意是怎么飞速发展,很快就超过几千年历史的华夏,并且飞速往前,站在了华夏的头顶各种打压。
就像现代人也无法想象,华夏明明曾经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怎么突然就那么落后,落后到被群殴到给那么多国家割地赔款的地步。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欧洲的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被称作中世纪,又叫做“黑暗时代”,许多资料断代,农业回归到原始的刀耕火种时代,技术缓慢。这一段时期,是华夏的南北朝到明朝中叶,正是农学家辈出、农业技术不断提升的时代。
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宋朝陈敷的陈敷农书,明朝不知名作者写的沈氏农书,明末时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清朝时期已经发达到封建王朝极致的农业离不开前朝农学家的知识传承。
“都是后面的朝代。”
dquo2”
要知道“家”可是意味着一门一派领头人物,后世给他们冠名为“农学家”,就是对他们在农学上的成就极为认可
想不到,现世不被理解,竟然在后世被认可了。
尤其是那位沈氏,因为明朝八股取士的制度,社会风气越来越保守,也没到明末人性解放时期,他偷偷摸摸写书,书名没有落款,全程避讳,做贼似的写书,没想到特意被点出他的书籍,一时间百感交集。
原来,农学也不都是低人一等,农学家也可以青史留名
在中古时代这同一时间段上,华夏农作物种子播种收获比是1比45,即1斤种子可收获45斤粮食;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比是可怜的1比67
欧洲不是不知道粪肥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粪肥技术跟刀耕火种的农耕技术一样粗糙,并没有酿造发酵的过程,直接将牲畜粪肥拉在田里或者倒在田里。
天幕放出了欧洲中世纪领主制度下帮领主种地的农奴,他们简单粗糙的直接把牲畜粪便扔在地里,甚至直接把马匹牵到庄稼边上排泄。
“这不就烧苗了吗,浪费粪肥还浪费粮食”农人认出那庄稼是小麦,心疼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