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常只能在方圆一里内活动;超过百里,即以逃户论之,轻者入狱,重辄丢命。
朱元璋只想把农民困在土地上就觉得安稳了,却不知被激怒的百姓愤怒达到了历朝历代之罪,可见被捆束了几百年的农民对朱氏的仇恨有多深。
春秋战国时代,农业文明基本成型,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格局。铁器成熟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进入农业产业发展新阶段。
秦汉魏晋时代,华夏属于北方旱地农业主导,北方游牧文明与旱地农业融合发展,也推动了北方农业发展进入新高度
从秦朝还是一个诸侯国开始,农业就决定了它将成为最后的霸主。
公元前647年,晋国旱灾,一连数月滴雨未下,举国粮荒。
晋惠公夷吾无奈之下,向当时的邻国姐夫秦穆公求援。
秦穆公慷慨援助,从粮仓中分拨出大量储备的粟,从国都雍城出发,沿着渭水水运而上,再换成车运,再换成船横渡黄河,最后从汾河漕运北上,抵达晋朝国度绛城。
这一次的救灾耗尽了秦国的举国之力。全程500多里水陆相接,工程浩大,沿途消耗巨大,规模震撼了整个山东诸国。当时远在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在国史中,将这一次救灾必做一场“战役”,称之为“泛舟之役”。
然而,晋惠公夷吾并不是一个感恩的人。
在他求援之前,秦穆公曾经派遣军队护送小舅子夷吾回国即位,约定晋国割让河西5城,但是夷吾登基后反悔了;
在他求援之后,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饥荒,因为存储的粮食都给了晋国,秦穆公朝晋惠公借粮。但这一次夷吾不但没有借粮,还趁火打劫出兵攻打秦国。
正是因为这一次恩将仇报,秦国上下意识到,救灾道义对诸侯而言不过是一句空话。在成为霸主的路上,只有手中有粮,才不会陷入背叛。只有手中有兵,才能震慑诸国。
此后,商鞅变法,耕战之术让秦国变成了一个战斗机器。
387年后,秦人大军压向了三家分晋之后的赵国,耗时长达3年,拖垮的首先就是赵国的粮仓,最终将赵国彻底覆灭。
天幕放出了一段视频画面,看着那标着“秦穆公”的
卡通人物被“晋惠公”背叛,大秦朝堂之上的嬴家人最为愤怒。
“那晋惠公太过背信弃义”
“先祖真好,倾尽国力救助他人,却被背叛,太可恨了”
“可怜我秦家先祖,可怜大秦先人,为了救晋人自己挨了饿”
嬴政被自己儿女的单纯弄得有些无语,他先是看看大臣们,大臣们附和地赞赏几句先祖的仁义,但是再要多夸几句就显得言不由衷了。
大臣们不傻,老亲人什么德行,嬴家帝王们什么性格,他们就算没见过,从面前这位始皇帝身上推不出来吗
秦国君王一统天下的野心可不是这一位突然出现的。
嬴政看自己的傻儿女觉得眼睛疼,总觉得仿佛看到大秦同样要走上二世而亡的道路,冷静片刻看向长子扶苏
“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谨慎地先分析一会,慢慢说道“先祖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救助晋人粮荒。”
“还算清醒。”嬴政点点头,总算长子还有救。他耐心为长子教授帝王之术,“这也是一次东出函谷关,打开中原大门的机会,可惜,失败了。”
春秋时期,晋国疆域辽阔,并且紧挨着秦国,是秦国想要出函谷关绕不开的一道关卡。
但凡晋惠公好忽悠一点,真应允了秦穆公的各种要求,可能大秦统一六国的时间能再缩短一些。
这里说个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晋惠公趁秦国饥荒时出兵攻秦,秦穆公差点被活捉。但是突然来了一股奇兵,三百多人,不但把秦穆公救下来,还反过来把晋惠公活捉。
这三百多人都是农人,而且是自愿跑来参战救人的。
事后据他们自己说,是因为曾经偷吃了秦穆公的马,被官府抓到后按律当斩,穆公说“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身体的。”不但没有惩罚农人,还赏赐给这些人几坛子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