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只会造成恐慌和汉人的敌视。”忽必烈手中的弯刀画了一个圈,重新回到自己手上,“百姓还真是不能小瞧,乞丐也是人啊,这四等人制度似乎不但没能安邦定国,还刺激了汉人的仇恨心理,不要也罢。”
脱脱先是一愣,接着听到忽必烈正式颁布废除“四等人制”的圣旨,立刻恭敬领旨“是”
与皇帝们升起的警惕心不同,百姓们多是羡慕。
“农民当皇帝,百姓一定过得很好吧”
“是啊,咱也算是上面有人了,农民皇帝能给百姓减很多税吧”
“能减到前面说过的汉朝皇帝那三十税一,就很好”
百姓们幻想着别人家的皇帝,只是聊聊天吹吹牛,就已经开心地笑了起来,让因为沉重税务导致常年愁眉苦脸的眉目难得舒展起来。
在另一片山林里,一群头上裹着黄巾的昔日农人则是得到了鼓励,眼神发亮
“起义军原来也能当皇帝”
“我们一定能成功”
朱元璋在政策上,编订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以保障小民经济,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税收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点。
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是朱元璋的首创,结合明朝的保甲制度,十分高效率,给大家看看图片。
用农业生产和农业税来考核官员这一点历代官员也是如此,帝王们没太在意。
天幕放出了明朝时期的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赋役黄册在记录田地赋税时做成表格,户主的姓氏劳役记录的清清楚楚,连田地的形状都给画在表格的第一行,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鱼鳞图册顾名思义,画得真的像是一条鳞片覆满身体的鱼,每一片鱼鳞上都清晰地记录着不同地方的不同税务,每块地的所属、方位、面积、形状,乃至地形、肥瘠程度等等,都记录在上。
他们齐齐看向鱼鳞图册难怪叫鱼鳞图册,真像鱼鳞
这个好学,不错,朕的了
朱元璋开始得意起来“咱老朱自己都会种地,田地哪有什么皇帝比朕更懂。”
儿子大臣们开始吹捧起来,朱元璋被吹得洋洋自得,但是很快,天幕的说法让他的笑容渐渐消失。
但是很可惜,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只是过于理想化的政策,等朱元璋一去世,首先官官相护开始数据造假。然后是各大王朝都避免不了的土地兼并,或者说也正是因为官员世家开始土地兼并,对上欺瞒,不得不数据造假欺瞒统治者。
但是这个记录方法还是很有意义,这里特意放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朱元璋立刻开始吹胡子瞪眼“官官相护数据造假”
他知道一个王朝不可能真的长久永不覆灭,但是他刚死就成这样,大明的官员如此嚣张,他杀贪官杀得还不够多吗
朱元璋杀心一起,看满朝文武的眼神瞬间冰冷起来,看得大臣们心里哀声载道。
朱元璋的重农抑商到了极致,在整个明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了90的高位比例,即使后期商品经济慢慢发展起来,商业和手工业所占比例也未能突破20
“全部种田,社会如何发展起来”赵匡胤目瞪口呆,“达官贵人不会去占用田地吗”
对于这一点,宋朝统治者最深有体会,世家占地屡禁不止,索性直接开放买卖,不管了。
前朝每到末年都离不开豪门大族土地兼并,他可不信明朝就是例外。
隋唐宋,甚至包括元朝,经济都是开放状态,丝绸之路非常繁忙,朝廷压制商人科举取仕得到权利,但是自己不同程度的盐铁官营和矿产官营,加上对外通商,可是没少赚钱。
重农抑商不代表彻底不发展商业,万国来朝不止是为了政治意义,还有经济意义。
农民再有钱,能有商人有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