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我们也这么弄,咱这里也产大豆,也可以搞个大豆节日嘛”
一时间,不少盛产大豆的地方都开始打起“大豆节”的主意,等大豆丰收时,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争办大豆节打起来。
不光国内有大豆节,国外也有。
比如美国。
而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尉迟敬德粗声粗气“提到这美国就没好事。”
程义贞“不知道这一次是偷还是抢。”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这么含蓄做什么,没准是又偷又抢。”
李世民也很惆怅“也不知道美国的祖先是什么人,才两百多年的历史,想去灭个国都找不到人。”
他大唐贞观群臣,如此多能征善战能臣大将,真要去灭
个国算什么,
,
找不到敌人在哪。
这就很郁闷了
满朝文武都很郁闷,已经知道后世有大敌,偏偏打不过去,真是气煞老祖宗也
李世民越想越郁闷。
美国竟然才两百多年,太短了,这样短命的国家竟然能成为世界第一
至今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大豆,还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这个朝代,就是满清。
满清的祖地东北,是大豆的高产之地,也是大豆被外国肆意掠夺之地。
努尔哈赤不是吧,他才刚建立后金就要听到这坏消息
满清祖地东北不会都保不住了吧
刚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的皇太极大清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吉利,要不不改了
刚入关的顺治回头看着祖地,突然有点不想进入中原了。
中原再好,祖地才是龙兴之地,怎么能丢
大豆也曾经带给清政府无数白银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耻辱。
有重金在手却无力守护,最终沦为他人的提款机。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天津条约规定开放营口,东北经济被迫卷入国际贸易,大豆首先成为外国人的牟利产品。
1869年,清政府正式取消大豆外运禁令,东北大豆进入国际贸易舞台。
1873年,东北大豆样品进入奥地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参加会展之后,东北大豆、东北豆饼开始被外国高度关注。
1890年,大豆输出总价值为白银37万两;
1900年,输出547万两白银;
1910年,输出3669万两白银;
1920年,达到6362万两白银,40年间增长了190倍。
这一时期,华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看起来好像也没问题。”还年幼的弘历在胤禛面前傻乎乎说道,大清政府这不是通过大豆对外贸易挣了很多白银吗
胤禛没好气道“你傻了吗,外国人牟利的产品,这些白银能落到朝廷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