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画面一转,从故事的一开始说起。
先是一位得罪了太监、被太监诬陷下狱的男子,在大牢中受刑。
大牢外,是一位少数民族打扮的女子,带着自己的弟弟和侄子气势汹汹攻打大牢。
“你干什么”
狱卒开始拦着不让人进,秦良玉直接开始动兵器开打,狱卒这才慌了
“有人劫狱有人劫狱”
两方开始激烈打斗,秦良玉最终冲入大牢,可惜已经迟了。
她的丈夫马千乘,已经被太监在狱中害死了。
“夫君”秦良玉抱着丈夫的尸体,愤怒地抬头,“我要为夫君伸冤”
看到这“千里救夫”,朱元璋不理解“这女人千里救夫就能封侯难道他就是皇帝”
但是皇帝怎么又落入大牢了,不可能吧
画面一转,成了另一幅画面。
“你丈夫的冤屈陛下已经为你伸冤,祸首已经下狱了。”此时的秦良玉,为夫伸冤成功,并且有了另外的机遇。
“另,因宣慰使马千乘已逝,儿马祥麟年幼,马千乘之妻秦良玉代领夫职,任石柱宣慰使。”
秦良玉性格坚毅,能带兵劫狱,自然也敢接任官职。
她毫不犹豫领下重任“是卑职领命”
从此,秦良玉正式任职为石柱宣慰使,也就是通俗话语中称呼的石柱土司。
此后,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崇祯帝被困在北京。
此时的北京城的士兵,沉迷抽烟,崇祯帝屡次下禁烟令也毫无用处,军心涣散,军备落后,而大臣和贵族毫无忠君爱国之心,各自闭门不出,完全不复于谦北京保卫战时期的团结。
崇祯帝急得团团转“藩王呢让藩王进京勤王”
太监担忧地看着皇帝,小心翼翼说出结果“陛下,藩王没来”
崇祯帝朱由检再次下诏令“下令去催”
一道道诏令催促着,各地的藩王各自推托,或者拖拖拉拉,或者干脆充耳不闻。
他们或者是打着想当下一个嘉靖皇帝的念头,想等自己死了自己再去,或者是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皇太极和自己两败俱伤自己再去捡漏。
不管具体是因为什么,朱由检在慌乱中胡乱猜忌也没有任何作用。
直到终于有了好消息
“来了来了”
朱由检激动地亲自去城楼高处看去,看到了打出的旗帜是“秦”“秦难道是秦王”
但是很快,大军压进,有老将先认出了来者“不,是白杆军”
“卑职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带领白杆军奉诏勤王”此时已经年迈的秦良玉,带着侄子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好好好”朱由检看到了希望,看这位少数民族的女将军连连称赞,“好一位巾帼英雄”
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
表彰秦良玉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