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看起来十分简陋,却又生机勃勃,让天幕下的许多农人都想到了自己,感觉十分亲切。
“我们也有这草市就好了”
汉朝的农人发出羡慕的声音。
牧羊人眼神看向南边的村子“隔壁村的草比我们村的草更能肥牛羊,我们去那边割草还要被赶,如果有草市做买卖,咱用自己家的东西交换也成啊。”
“隔壁村有大河,水草肥美,自然肥羊。”老农侧身拍了拍身边的大枣树,有几分自家孩子读书更厉害般的骄傲,“咱们村虽然干了一点,但是枣子甜。”
牧羊人还惦记着隔壁村的草,而且还惦记隔壁村的肥羊,想用自己的羊与隔壁村配种。
他起了想法“不知道咱自己能不能也去弄个草市”
年轻人都喜欢热闹,村里唯一的木匠已经撸袖子“那草亭子一看就会,我一天就能搭完。”
老农沉稳地问道“里长允许吗”
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老农站起身来“光想没用,还得去行动。我去问问里长,行,咱就赶紧搭。不行,咱再想办法”
至于想什么办法,天幕又给出了新的集市形式。
唐朝除了草市,还有庙市,又或者叫庙会。
庙市开始于唐朝,两宋继承,到明清时期盛行。
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的活动,也是华夏古代的市集活动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庙节日或者规定的日期举行。
唐朝时期,长安的慈恩寺,永寿寺,荐福寺是有名的庙市举行地点。宋朝则是相国寺,明清时期京城和地方、乡村都有庙市,还形成了四大著名庙市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
多少邂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有名的寺庙里。
虽然影视剧经常放出来的都是大家族去
寺庙上香礼佛,但是每逢固定日期,寺庙不需要上香礼佛也非常热闹,有各种摊位商贩,还有杂耍把戏,人间烟火,尘世繁华都可以看到。
刘彻喜欢看热闹,看到天幕里的庙市,微服私访的心思再次活跃起来“这不是社祭吗社祭还有舞乐,怎么还可以做买卖了”
周朝时,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
百姓25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者里社。而社神石土地神,也是民社的精神支柱,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举行社祭。
举行社祭时,少不了舞乐,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代,有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祭祀舞。
天幕里的庙市,就会有社祭的祭祀舞表演。只是不如宫廷的祭祀舞庄重,更多了一些娱乐性。
出身商人的桑弘羊也跟着家人去过社祭,主动与刘彻讲起民间社祭的热闹其实现在也有做买卖的,趁看社祭时人多,会以物易物做些小买卖。”
“做什么买卖”
“吃得,用的都有。”桑弘羊回忆着童年,脸上露出几许怀念。
“农人卖鸡鸭卖青菜,有钱人买奴仆,甚至还有一些偷儿专挑社祭人多的时候偷东西,还有偷小孩儿的。”
刘彻微微皱眉。
人口买卖,在封建时代哪个朝代都有,一直屡禁不绝。
刘彻并非不知道,只是以他的身份,要去看祭祀也是宫里的祭祀,还没见过民间的社祭,更没想到,在祭祀先祖的社祭活动时,还有人不怕冒犯神明拐卖小孩。
社祭不能停,“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尤其是有了天幕的宣传,大汉的社祭恐怕也会发展出商业活动。
国库能多一项商业税收,刘彻也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