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益州
刘备开仓让将士随意取钱的益州,诸葛亮铸直百五铢钱的益州,蜀锦繁华之地的益州,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成都,或者叫“天府之国”。
益州,或者说成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耕发展。四周有四川天然的崇山峻岭阻难,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也让巴蜀少受中原战乱的影响。
无论是东汉末年的战乱,还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李隆基的逃亡,甚至是民国时期的军阀逃亡,都是往四川逃亡。
早在三国时期,成都就是要塞城市,位置重要,经济繁华。
到隋唐时期,成都是全国四大名城之一,被称为“扬一益二”。
宋朝时期,成都延续了以往的繁华,商品经济极其发展,这也让“交子”首先出现在成都。
但是,成都最先出现“交子”,一半原因是经济发达,对货币的需求量大;还有一半原因,是缺铜。
在没有“交子”之前,四川只能用铁钱,没有铜钱。
听到这里,诸葛亮坐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益州本身就有铜矿,怎么连铜钱都没有,只能用铁钱了”
他的货币政策也成功了,天幕也说了蜀锦惠及益
州很多年,怎么益州到了后世竟然只能用铁钱
四川只有铁钱没有铜钱,不完全是宋朝的问题,从唐朝时期已经有这个问题了。
唐宪宗时期,已经开始下令禁止将铜钱带出关中的渭河平原以西、以南。
一方面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货币制度混乱,经济市场崩溃。
另一方面,就是藩镇割据之下,这些地方形同异国,禁止铜钱带出关中是为了保护中原的货币存量。
后来,大唐开始禁止江淮地区的人民使用铜铸器,同样是为了保护铜和铜钱存量。
安史之乱不仅仅冲击了大唐大一统的政治、冲击了大唐尚武和上层人士习武参军的精英模式,还冲击了经济市场,让货币与市场再也不复盛唐风采。
唐宪宗时期,大唐已经出现了“飞钱”,这层被认为是华夏纸币的起源。
但是“飞钱”更接近汇票,又叫做“便换”,正是因为金属货币不足而诞生。飞钱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是一种票证,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分为官办、私办两种。
官办,就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飞钱”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
私办,就是商人之间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
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唐宪宗愤愤然“没错,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大唐至于到如今地步吗”
安史之乱不仅祸害了他们,还祸害了后面的朝代。
大唐安史之乱后的皇帝,每一位都认为,玄宗皇帝需要对大唐的衰败、藩镇割据负责任。
但是听到天幕讲述之后,连宋朝的皇帝、宋朝的人也开始骂李隆基了。
开元年间,李隆基喷嚏一个接一个。
“谁在骂朕”
大臣们眼神幽幽你猜
李隆基愤怒的表情猛地凝滞在脸上。
准确来说,应该是哪群人在骂朕
天幕这么一说,安史之乱祸害无穷,宋朝人肯定也在骂他,四川人肯定也在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