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11 章 商业与货币11

第 111 章 商业与货币11(7 / 8)

海禁同样不是只有明朝才有,宋朝、元朝都曾经短暂的实行过海禁,而且并不影响海外贸易。

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开始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从明初到后面,海禁愈演愈烈,内容越来越详细,最严重时期连渔民出海捕鱼都不被允许。

海禁政策的限制是双方的,不仅限制了大明沿海的百姓下海经商谋生,也限制了外商来华贸易,让唐宋元以来的开放贸易开始走向衰落。

元朝虽然打败了宋朝,但是对外贸易上继承并发展了宋朝的贸易政策,也学着宋朝建立市舶司,发行纸币和铜币,海外贸易比宋朝时更繁荣。

明朝却把海上贸易的大好局面直接腰斩,并且,一反宋元时期不重朝赠而重贸易的趋向,重新建立了所谓的“朝贡制度”。

“朝贡制度”在明朝之前就存在,但是与私人经商并不相悖。

少数民族或者异域国家朝贡中原朝廷,维护双方的政治和平关系;民间的私人商贩经商贸易,维持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

但是到了明朝,不允许有除了“朝贡”以外的私人商贸行为。

在“朝贡制度”下,海外诸国想要和华夏经商,必须先在政治上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被大明册封,奉朔称臣。然后大明颁给贡舶勘合,作为来往封贡的凭证。有了勘合凭证的国家,才能在修贡的名义下,带着货物来到大明,进行有限度的贸易。

并且,在大明时期的市舶司,不再是监督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的机构,变成了监督异族国家交易的机构,异族国家只允许限期开市35天,在此期间,任何私人贸易都不被允许。

宋元时期的市舶司,主管海外贸易。

到了明朝,市舶司如同经济里面的东厂,监督着贸易双方,让经济想活跃都没法活跃。

“朝贡制度”下,明初的私商贸易是完全销声匿迹的。

大汉,桑弘羊忍不住吐槽“这朱元璋到底懂不懂经济什么都监督,这还怎么做生意”

“比朕的控制欲还要强,佩服,佩服。”刘彻对后世的同行,第一次说出“佩服”两个字。

桑弘羊看到的是,僵硬制度、限制范围、限制时间下的死板,经济根本没法自由发展;

刘彻作为帝王,看到的是朱元璋的强烈控制欲。

这种严格礼制与监督下进行的对外商贸,

与其说是经商,不如说是政治交易。

但是他都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什么都要监管掌控,不怕精力不足吗

“这明朝真是两个极端。”主父偃同样看出了朱元璋的真正用意,他还想起天幕提到过的罢工皇帝,对明朝的皇帝也很佩服。“开国皇帝什么都要管,后面的皇帝什么都不管,这真的是一家人吗”

刘彻经此一提醒,也想了起来。

是啊,他大汉的皇帝不是说都好男色吗,这也算一脉相承的一家人。

唐朝的皇帝都磕丹药,嗑死了五位皇帝。

宋朝的皇帝都不敢打,宁愿逃跑和赔款也不想开战。

明朝的皇帝,怎么风格差距这么大不会被人掉包了吧

这里重点说一点朝贡制度。

朱元璋定下来的朝贡制度,是“厚往薄来”,以超过朝贡国献上贡品的发赏赐回馈朝贡国,一度被现代网友戏称为“冤大头政策”。

这样的戏称,并非不懂明朝帝王的怀柔手段,用金钱怀柔的皇帝多了去了。但是“怀柔”把自己越怀越穷的,老朱必须算一个。

洪武三年,朱元璋认为,朝贡国地处偏远,跨海而来历时漫长,因此表示对朝贡期限和贡物规格并无硬性规定,此谓“薄来”。

但是明朝派往各国的使者,都携带了大量物品作为赏赐,下令给予了远超贡物价值数倍的回赐,前来朝贡国家的官员,上至使者,下至通事、随从,都能获得差别不同的赏赐,此谓“厚往”。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又认为,朝贡国,跋涉万里而来,只是为了买卖经商获利,不需要给他们征税,要给予“免税”的经济优惠政策。

比如占城国被安南国入侵边境手,再来大明福建经商时,朱元璋免去了占城使者携带货物的赋税。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