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12 章 商业与货币12

第 112 章 商业与货币12(3 / 10)

父皇别瞪了,他也没办法,下西洋开销太大,带回来的收益太小,国库支撑不起。

父皇都没钱给大明官员发俸禄只能发胡椒,他难道就能生出钱来吗

不能,那就只能节省一点,他自己也很节省的

永乐大帝的孙子继位后,再次起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死在了海外,被埋葬在古里。

1433年,郑和去世的同一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去世。

1524年,达伽马同样死在海外,在印度科钦病逝,这个地点与郑和的埋葬地点古里十分近,东西方两位伟大的航海家以这样神奇的方式会晤。

此后,葡萄牙开启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大明彻底丧失海上主动权。

郑和病逝于古里后,船队归国,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南麓,不过这里是衣冠冢。

海外的古里有郑和墓的景点,经常有华夏人去瞻仰。

在葡萄牙取得海上霸权后,西方人更多的是记住达伽马的名字,而大明的郑和,在明朝后来的阉党与东林党之争中,不少资料被毁,以致于现代甚至还有学者怀疑郑和下西洋是造假。

但是现代不但用在郑和下西洋沿途国家留下的“永乐通宝”与大明瓷器等证据,甚至还在非洲留下了当地人与大明水手的

混血后裔。

明朝因为缺铜钱,其实是下达过“禁铜令”,禁止铜钱外流。这一点宋朝也下达过,但是与宋朝的禁铜令一样,作用不大。

现代考古学家在日本发现过48处明朝铜钱遗址,是永乐通宝,足足55万枚。除了日本的55万枚的永乐通宝,还有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阿曼、伊朗、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等地方,这些铜钱是如何在“禁铜令”下如何流出海外的,这一点大概沿海的官员才知道。

明朝严禁铜钱出口后,反而衍生了类似现代“走私炒汇”的手段。

比如日本,产白银,也可以使用大明铜钱,于是有了操作空间。

当时大明缺钱,1两白银可以兑换700800文铜钱,日本1两白银只能换约250文铜钱,日本铜钱的购买力比明朝强。

一部分商人走私铜钱和铜料,到日本把铜钱留下,采购一批货物到明朝卖掉,换成铜钱再出海。

或者再简单一些,拿着铜钱到日本,兑换成白银,然后拿着白银回国兑换大明铜钱,再带着铜钱出国

“华夏周围的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东南亚诸国,一直可以使用华夏的钱币,也在走私华夏铜钱,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货币战争”

一直比较重视商业的赵匡胤有了活学活用的想法。

这些周围的国家虽然一直吸收着华夏的文化、华夏的经济,然而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对宗主国心怀感激,吸血后就翻脸不认人。

既然他们这么喜欢宋钱,他刚从天幕上学了诸葛丞相的“货币战争”,是不是可以用这些国家试试手

赵匡胤眼里闪过一丝阴狠他可不是什么善人,走私大宋的铜钱,给大宋带来灾难,那就让大宋给他们一个更深刻的教训

此外,大明后期不再下海,还有个重要的环保因素,缺木材。

华夏的建筑、陵墓、商船,全是用木材打造的。

清朝时期皇帝的帝王陵缺金丝檀木,其实更早的明朝,同样缺木材。

郑和船队全是用木材打造,当时还是在华夏本土造船,后来当华夏本土木材不够后,造船商转向东南亚,在东南亚建立造船厂,用当地的木材,并且带去了大明的造船技术。

直到清朝时期西方进行工业革命有了钢铁造船技术之前,大明的造船技术都是世界顶尖的。

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国家给大明朝贡的物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珠宝甚至美女,唯独没有木材。

但是东南亚国家不把木材进贡给大明,是不知道大明缺木料吗完全不是,事实上他们对外的重要贸易就有红木等其他木材。

东南亚国家并不傻,是上贡了木材,让大明打造更多的商船方便把船开到家门口,还是让大明把造船厂建在自己家中,很好选择。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