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一边走,3d投影的尽头,正是科学界从南极带回来的猛犸象化石。
一家三口看完博物馆,走了出去,看到了外面。
外面的世界,写满了科幻色彩。
在步行街的街头,大屏幕里的熊猫栩栩如生;
在美院的外墙上,一出灯光盛宴打造的魔幻场景;
在美术馆的室内,墙壁上的小精灵,在绘画作品中穿梭;
在光影艺术展上,光线编织出梵高的虚拟世界,流动的星空,摇曳的向日葵,潺潺流水,不再孤独的画家。
在国外的赌城里,出现了一颗会变换的巨大的眼球;
在国内的亚运会上,虚拟的巨人从场馆外踏入场馆内;
在小屏幕里,虚拟的数字偶像正在对大家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虚拟偶像囗囗”
开眼看世界,看远古,看现在,看未来。
这一些,我们并不感觉陌生,我们见证者时代的发展,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雏形。
而还有更多,我们可以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雏形,看到未来的趋势。
“这么看,大家能看到我。”中科院的院士做出展示,“但是换一个方向,就看不到我了。”
他把一块布料放在自己腿前,半透明的材料竖着放时还能看到后面的腿,当横过来放,双腿在布料后面完全消失,只露出后面的台阶。
院士激情介绍“以后我们会有更多可以隐身的科技产品,我们正在进入隐身时代”
磁悬浮轨道下,悬挂着空中磁悬浮列车,充满了科幻感。
实验道路上,无人公交靠着提前编程好的程序,自动行驶在道路上,自动开门、关门,行走,停下。
实验人员看着成果介绍“日后我们可能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无人轨道交通,可能在更遥远的未来,还会有空中无轨道汽车。”
金属的机械导诊员转过身,屏幕上露出可爱的表情“欢迎大家来到机器人时代。”
各种空中机器人不但可以拍摄,可以跨越海峡两岸运货,可以跨越城市和国家进行战斗,可以穿越重重阻拦执行暗杀和间谍任务;
各样地面机器人可以在家炒菜,做家务,可以在商场收银,领航,还可以在月球上采矿,在火星上做实验,在太空里观测宇宙;
工厂里,巨大的机器手臂取代了工人,流水线又快又精准,既有巨物的伟岸也有神物的精细;
医院里,微型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做微小的体内医学手术,实现了人与机械的互补互助
我们曾经影视剧里的科幻未来,如今渐渐走入了现在。
科幻影视剧里,一位异国总统与朋友分享自己最美好的记忆。
他说“你听,这是我女儿的歌声。”
然后把自己的大脑联通给其他人的脑机芯片,这样可以给他人分享自己大脑里的记忆。
现实中,异国的商人提出脑机接
口“插入这个芯片,感受记忆。”
并且,已经开始高价招募志愿者进行实验,健全者和残疾人都招募。
影视剧里,女性机甲战士走入巨大的机甲内部,将大脑与机甲控制系统连接,顿时从一米几的平凡人变成十几米的钢铁巨人。
现实中,瘫痪多年的残疾人被安装上了外附骨骼,特殊金属的外附骨骼让他可以自由站起来,行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