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禁军每岁更变驻地,谓之番戍,换成的同时将领不同行,不操行兵之符,没有发号施令之权。
这样就使得军队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此一举可以说完全杜绝了藩镇武将做大问题,但旧弊去除迎来新弊,兵卒更换后兵力下降问题
天幕解释了一句但这不是太祖一朝的问题,而是后续继任者累积沉疴造成,暂且不述。
总之赵匡胤表示自唐以来节度使人事、财政、军事一把抓,把自己养得兵马强壮想称天子,大乱天下
如今我把权力给解肢了,纵使你再骁勇无常也蹦跶不起来
唐
李隆基亲自将天幕说的宋朝条陈列出,皱眉毛看向他的宰相姚崇“元之如何看”
姚崇与宋璟互视一眼,才慢慢道“后朝弃边防防内政,国事与我大唐完全相反,但其改革之策我大唐可借鉴一二。”
比如武将和文官之间可相互牵制,但是他细看纸上宋朝之法,立马看出此举弊端冗官
各司与各司之间相互防弊,官员互为牵制,虽能安稳朝廷权力,但容易出现重重流弊。
姚崇疲惫地捏了捏眉心,总算知道为何宋朝三易回河不成,各部诸官相互牵制下能干成事就奇怪了
他们大唐走的是精简朝廷路子,宋策不符大唐国情。
对于他的想法,宋璟亦是赞同,他们本朝有安史之乱毁大唐根基,但并不代表大唐要放弃外扩选择内缩。
所以宋朝的路他们走不了,也不屑走之。
李隆基点点头,他不明白未来的自己为何昏招频频,但现在的他正处壮年,雄心壮志想要大干一番。
后人口中的开元盛世由他们君臣打造,那现在大唐上下已有最高目标
不仅要再造盛世,还让安史之乱变天宝盛世
实际上杯酒释兵权这招非常厉害,厉害的不是杯酒解权,而是赵匡胤在遵循惯例的情况下开启改革
将军解权行为是后周政策的延续,是符合五代以来禁军高层的迁转认知
给军头较好的待遇,当有战时以临时头衔让宿将领军作战,如石守信在太宗一朝就曾授崇信节度使,随圣驾北征大辽。
大战之后宿将重回藩镇长享特权,快活人生。
如果没有这先置条件做铺垫,你赵匡胤让我交军权
我们就算是好友也不敢把身家性命交给你
武则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否则手中无权那不就是任人鱼肉
宋太祖借旧制讲情谊,许厚利得到军权,倒是好手段。
赵匡胤借着杯酒释兵权后改革军事,不但没有造成流血冲突,还没有引起时人反感注意。
军事改革成功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才算完成大部分武将作乱的隐患
天幕感叹很可惜他这招顺势而为无人继承,宋朝皇帝没一个得了他精髓,看宋朝的改革像过家家样你来我往,除了扯皮还是扯皮
正在扯皮的司马光
正在扯皮的王安石
正在扯皮的苏轼
正在扯皮的旧党aaaa新党你礼貌吗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