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栋新修不久的单元楼,位置离学校很近,记得好像是七十元一平米
反正这个价格在当时周围的房子里并不算多么便宜,但他位置好,加上又是新楼,一共约莫花了五千五百多。
谁能想到当时70多块钱一平米的房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先是涨到几百,又涨到几千呢未来甚至更高呢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搬进去的那天两人并没有思考那么久远的事。
搬新家那天,江逢秋谁也没有告诉,只在回去的路上买了一盆鲜花,又和寇松一起在新家吃了一顿,权当作乔迁之喜。
哪怕对于其他寻常人家来说,乔迁之喜这样的大事,怎么也要请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吃一顿吧
但他们两个谁都没请,就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去菜市场买了点菜,互相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会子,做了几盘家常饭。
饭间吃饭时,互相给对方的杯子里倒了一点饮料,喝之前轻轻碰了一下杯,就权当是庆祝了。
寇松“小秋”
江逢秋“嗯”
寇松嗫嚅了半天“我感觉我现在好幸福啊。”
江逢秋“我也是。”
搬家后又过了半年,寇松之前申请的个体商户证也下来了,店面也租下来了。
他不用再到处跑车,两人每次交流也不用再像传纸条那样通过铁盒子联系了。
他开始忙着装修店面,忙着采办,忙着收拾铺子,忙着办理各种各样的证件,这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宜整整忙了有两个多月,才算是正式开门迎客。
开了门以后,寇松的日常行动轨迹就完全固定下来了,几乎一天到晚都在店里待着。
而然后那会子的江逢秋突然间也不怎么爱去食堂吃饭了,整天有事没事就往寇松店里跑。
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去,不过也有几次是和同学一起去,久而久之,不少人都知道那是他哥开的店。
江逢秋也会顺嘴的打一打广告,为寇松的新店拉一拉新客什么的,不管别人去不去,反正知道有那
么一个店就行。
寇松店铺的选的那个位置很好,刚好在两条街道的交接处,无论从哪边走都会看到寇松的位置。
不仅如此,附近还有一个公园,不少人从公园里出来游客刚出公园,也都能刚好看到寇松的店面。
店里不仅做面食也做粉,价格卖得不贵,味道也很不错,开店后的人流量一直都很稳定,甚至他一个人都忙不过来,还专门请了两个小工来店里帮忙。
有时候江逢秋也回来店里想帮忙,不过寇松都不让,觉得耽误他学习,也觉得他一个大学生不应该干这些杂事。
“大学生怎么就不能干了”在不知道第多少次被寇松抢去抹布以后,江逢秋如是道。“我就擦一下桌子而已”
寇松却非常执拗的决定江逢秋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不是来擦桌子的,他只让江逢秋去后面看书学习就行。
那会子周围还有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食客也站在寇松那边,他们大多都觉得那时候考个大学多不容易啊,当然更希望他能做更有用的事情。
有一位更是猜错了两个人的关系,他可能看江逢秋白白净净还能读书,看寇松日晒雨淋的皮肤很感慨,问了一句你们屋里的人呢。
当时江逢秋还没说话,寇松先回答了,他用很平淡的口气说“死了。”
哪位陌路人不知道又在心里怎么脑补了一个悲切的故事,沉默了一会儿,安慰寇松人还是往前看,又语重心长的给江逢秋说什么你哥辛辛苦苦拉扯你长大,供你读书也不容易云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