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双方看不太清表情,戒备更少,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光线亮的场所。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或许也因为“黑暗效应”,来电前的一十来分钟,余闻礼和江帆俩在幽暗的房间里聊了很多有的没的。
当时的气氛特别好,两人一点不像刚见面几天的,反而像是认识许久的旧友。
余闻礼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和他说了自己额头上伤口的事儿,是一次过年时,一个亲戚的小孩手贱把楼梯上的余闻礼推了下去。
当时的余闻礼年纪还很小,从楼上摔了下去后,脑袋磕在楼梯上,流了很多很多血,但因为家里还欠着那家亲戚钱的关系,最后他这个受害者反而和对方道歉
江帆“”
余闻礼说了许多,说起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其实都来自于内心不安全感,说起自己忙碌又压抑,贫穷又窘迫的童年
江帆听后非常不淡定,几乎能听到他呼吸加重的声音。最后他紧紧抱着余闻礼,就像哄小孩一样一下一下轻抚他的后背。
他试图安慰他“会好起来的,以后你肯定不会再过那样的日子了”
听者尚且如此,但余闻礼这个真正的亲历者却没什么特别大的感受。他安安静静的坐在床沿边上,望着窗户外头墨色的天空,心里毫无起伏,最后还反过来和江帆说“没事,那都过去了。”
那应该也是头一次,余闻礼在外人面前说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我以前小时候一直想着,等有一天,等赚到足够的钱,我就远离所有人”
江帆顿了顿,问“也包括我吗”
余闻礼没回答,顾左右而言他“那是小时候的想法,长大以后,我就只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然后过普普通通的小日子”
江帆则抿紧了唇,当时可能是想说什么来着,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好啊,那我来当你的顾客吧。”
那天也不止余闻礼在讲,
江帆也讲了一些他家里的事。
俩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家长都喜欢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余闻礼的父母是因为家里曾经富过,一心想重新富回去,才会整天在儿子面前念叨着咱们以前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嘱咐他以后一定要如何如何
而江帆要好一点,他们家最少还没有落魄,只是父母观念比较老旧,并且性格较为固执罢了,理念依旧还停留在那套打压式教育上。
过于严苛的教育并不会教出多么听话懂事的孩子,还有可能会教出一个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骗子。
昏昏暗
暗的房间里,江帆抽了一口烟“我在家从来不抽烟的,恩,等会儿给你看看我在家的照片,和在外面完全不一样的”
“我家里是那种恩,也不知道怎么跟你描述,反正挺古朴的,等以后有机会你去一次就知道了,他们不怎么上网,更别说外网了,所以我才会选择在那个平台”放飞自我。
说起自己之前的事儿,江帆莫名还有些心虚,他压根不能算是什么好人,甚至可以说非常非常渣。
遇到余闻礼,并与之互关后,为了能够每天和他多聊天,每天绞尽脑汁的做寻找话题他和余闻礼讲的那些话,有真也有假
江帆省略了一些自己之前的事儿,咳嗽了两声掩盖过去,“猫猫,我感觉我们真有缘啊”
余闻礼“哦。”
在停电的大半个小时里,两人诉说自己的过往,仿佛两只落单的小兽紧紧挨着。而电灯来了以后,反而没有再提那些事。
“睡吧。”
“好。”
前两天的破绽实在太多了,不用细想都能想出来一堆,要是再认认真真的复盘细想,肯定还能想到更多。
余闻礼收回纷纷杂杂的意绪,看了看手机正停留在消息主页面,最上面备注为江帆的联系人就一会儿功夫又给他发来了好几条消息。
点开一看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日常,说他已经到工厂了,并且还给他自拍了一张照片。
和从他家出去不同,估计是在车子上换的衣服,照片里的江帆身着正装,表情严肃,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江帆
我穿这身帅不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