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爹改日找陵阳王喝一杯去”
到了高长安这儿,都不用秋东费心,老爷子转眼就有了人选。
“汾阳城县令之女,我魏军攻打汾阳那日,她爹亲自带人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保住了一城百姓,转头却自个儿吊死在县衙大堂内,剩下一家老弱妇孺无以为继,这姑娘带着弟妹在乡下种地为生。
周帝小朝廷骂他是叛国贼,汾阳城百姓却家家都念他的好,爹觉得这个人选就行。”
他们家也自来没有娶高门大户女的惯例,没必要用女方的身份来彰显什么。
有了人选,秋东这个大闲人拎了食盒,特意去户部办差的地方问儿子意见。
他儿子吃的狼吞虎咽,好似三天没吃饭,闻言愣了一下,好半晌吐出一句
“是她啊”
听话听音,没不乐意,就是乐意呗。
称得上火速,英亲王府给两孩子成了亲,连宫里陛下和老太后好几次开口叫他们缓一缓,老王爷都没吐口。
等孩子们一成亲,老王爷好似放下了心里一块大石,欢欢喜喜去南边儿主持大局。
秋东这个当爹的,发现家里多了两个定时定点来给他请安的晚辈。
一个儿媳妇,一个女婿。
秋东不耐烦,就说
“该干嘛干嘛去,我这好不容易得闲休息会儿,别来打搅我”
儿媳妇红着脸不好意思道
“爹爹,听夫君说,您去年种的暖棚土豆大获成功,产量惊人,儿媳想跟着您学种土豆。”
行吧,知道这东西受陛下重视,将来推广的时候少不得和内宅女眷打交道,提前准备起来,不是个傻的。
要求合理,秋东应了。
女婿赶紧道
“先生,您知道学生家中兄弟子侄众多,学生成亲,家中也没多少家产给学生分,两进的小宅子都算是最体面的,学生已经搬到娘子的将军府居住了。
学生就想着自己可以受委屈,但将来不能让孩子也跟着受委屈,琢磨着想找点营生做,偏学生愚钝,跟着您学了点农桑的手艺,又在任上有了管理这方面的经验,您觉得学生去司农司怎么样”
原本是不怎么样的,大战之后,十室九空,田野荒芜,司农司的存在就非常鸡肋,但陛下有意在明年于关中地区推广种植土豆,司农司的地位瞬间就重要起来。
当然更紧要的是这小子知道,有念念在前头顶着,他不能往实权部门折腾,这差事还算清闲,有人顾事业,就得有人顾家,这日子才能过下去。
他们这边日子过得挺好,另一头在太子后宫的冯少平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儿过了。
记忆中明明该是太子登基,风光无限的,可事实上却是连皇帝都被魏人赶到长江以南,苟且偷生。
太子三天两头用非人的手段折磨她,认定她是在报复他没让她当上太子妃,故意误导他。为了让她继续预测接下来的事,软硬兼施,什么手段都用过了。
可冯少平自己知道,得知她被皇帝贬为太子良媛后,确实给过太子几个错误信息报复他,可后来发生的一切让她措手不及,一桩桩一件件跟记忆中的完全不同,她根本就没办法继续预测。
于是太子将她关在这狭小的院中,不让任何人与她说话,直到她反省知错。对外就说她经不住刺激,行为疯癫,关起来免得伤人。
她不知被关了多久,先是听宫人偷偷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