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第 158 章 天统消消乐(八)

第 158 章 天统消消乐(八)(2 / 3)

就算要提,能不能不要一口一口永昌侯的义子,直接上他的大名啊没必要回回提一嘴咱的

你是不是不知道他叫什么我告诉你啊什么大名什么字,我连他过家家时喜欢自称宇宙无敌大将军都告诉你

永昌侯在一众同情的目光中,努力把自己那好像棕熊的身高往椅子里塞一塞。

老皇帝现在懒得去关注永昌侯了,他往桌后一坐,双手撑起下巴颏儿“说说,都有谁”

徐景星竹筒豆子那般全部倒出来他确实对此门儿清,因为他就是位属甘州西安的候补知县

老皇帝对此,只有一个字“查”

锦衣卫指挥使捧着册子,一个个把名字记下来,如果哪一个被许烟杪在心声提了有没有做过,便在那些名字下面打圈或打叉。

问完这个,老皇帝又看向第五昂“童子试这又是怎么回事”

第五昂早已打好腹稿“陛下可记得八股文”

老皇帝淡淡“嗯”一声。

那是前朝中后期那会儿的事情。科举从开创到如今,已有千年,制度从粗糙到成熟,上升渠道确实完全打通了,但科举该出的题也都出得差不多了。

四书五经就那么点内容,可以说,千年里,每一个字都被反复考过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答题时夺得考官的青睐,考生们的引用直往标新立异方向狂奔。

从史书到六子,从佛经到道藏,再剑走偏锋一点,直接自己编一句名言说是某某说过的当然,这仅限于平日里阅读量广的人,更多的是从小到大只读四书五经,别的看都不看,因为“考试不会考”。

在前朝中后期,科举世家已经总结出来一套学习规划了

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八岁之后先读小学,而后是大学,再然后是论语孟子中庸孝经刊误,紧接着是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并三传;十五岁后再读四书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这些。

只要从小到大按照这些来学来背,基本不用怕考试了。

学渣除外。

但这样子考试,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

第五昂“前朝自文帝以来,盛行八股,考生不识三通,不观四史,便连梁祖、楚宗,都不知是哪一朝皇帝。”

换成平行世界,就是大部分考生不认识汉祖、唐宗。

许烟杪哦懂了。“这部分考试不考,我们跳过。”

第五昂“且,写

文章必用典、必成语、典必生僻,语必能用生僻的字,便不用常用字。能用古体字,不用俗字。能用豭豝,绝不用公猪母猪。”

许烟杪嗯嗯明白。“写英语作文尽量用高级词汇,用长难句。”

说着,第五昂顺手写了一行字蠖略蕤绥,漓虖幓纚。

老皇帝“什么意思。”

第五昂“夸耀天子车乘龙行之貌,车饰之美。”

许烟杪暗讽天子农民出身,不认识生僻字

老皇帝“”

高铁柱面无表情地做出评判“狗屁不通。”

是啊是啊这里也有个不学无术的在疯狂摇旗呐喊就不能夸得简单易懂一点,连老农都看得懂吗卖弄什么卖弄呢

高铁柱在心里疯狂点头。

跟着高铁柱一起从底层打拼上来的一众高官同样在心里疯狂点头。

最新小说: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想在修真界做个全能手艺人 姜小白李思研 符文之地传奇人生 龙王赘婿陆榆纪凝雪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鸢影潇潇之我的贴身侍卫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穿书七零:女配心美人又辣 断亲后,真千金成了京圈太子爷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