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个名字,死灵乐园是在第三部的时候突然爆火的。
诚然,它的前两部热度也绝对不低不如说正是因为保持了一定的人气,这本书才能连载了如此之久。
最初的第一册叙述重点自然在于彼岸学园的沦陷与如何逃出四叶草城的经过,第二本则是逃亡途中以及被吸纳进入巴别塔的跌宕发展。
故事在此刚刚拉开它的序幕。
第三册突然走红,其原因无疑是主角开始以巴别塔分队成员的身份向着城墙外的世界进行更多的探索,独特又吊诡的全新世界如同绘卷一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主角小队遭遇的第一座死灵乐园极大地调动了读者们的好奇心,伴随一个危机被解决而到来的是下一个更大的危机,他们遇到的困难来自于外界也来自于自身。全作以前三部就已奠定下感情的配角和新出场的配角生平背景为基础串联起一座又一座“乐园”,无论正派反派都有足够吸睛的魅力和亮点可言,角色的丰满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但令人诟病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对配角着墨过多,而缺少对主角的渲染虽然死灵乐园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算是偏群像的小说,不过以主角身份的绝对定位,他所体现出来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哪怕是以他的叙述视角为出发点,依旧没有涉及外露感情的描写,从家庭背景乃至本人想法都是一个谜。
甚至连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感情线都不见半点着墨,涉及的全部字数与原身出场戏份成正比没错,只有单方面递情书的那可怜的一小段。
这连xx党的xx都没有,但凡出场的角色不是配平就是纯纯擦不出火花的革命友谊,还怎么搞党争嘛。
当然,他的风评和性格也并非一成不变。
就像在最开始,向来顺风顺水的乐观派班长从不吝啬伸出援手,盲目地相信他人释放的善意,哪怕对方在短短数分钟前还在与自己为敌。尽管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但看这点不爽的读者从来都不少,滥好人、圣父之类的评价不绝于耳,而在逃亡途中,他也确实被自己所信任的一人背叛,险些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这样的评价在双重人格的事暴露之后得以扭转,在性命攸关的背景设定下,大家当然喜欢更有安全感的第二人格。随着身边人的来来去去和亡故,出现在白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他原本的人格也开始更接近曾经的“次生人格”或者说,这是人格趋于融合的表现。也有说法猜测是过度遭到暗能量侵蚀后的性格骤变。
到了这时候,反倒有很多人怀念起曾经的真白曜。人类就是如此矛盾又反复的生物,虽然虞柠早就想对所谓的单纯打个问号。
持与她相同看法的读者并不少,作为小队头目的白曜起到的最主要职能就是决断和解开摆在他们面前的谜题,能做到这点的人怎么看都不会轻信不熟的“同学”,可他偏偏这么做了。
就算是用空有头脑但涉世未深的
理由来解释也很勉强暂且放下这个不提,
,
主角团才击溃了以戏耍人类为乐的双子姐弟神,通过他们临死前开辟却没来得及进入的通道在极度漫长的行进后,来到了一处地下洞窟,里面矗立着面容不清的巨大神像。
也即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
然后故事就停在了这里。
每每想到这点,虞柠都想要穿回去掐死作者。
你写啊你有本事断你有本事写完啊这让她拿什么参照啊
而且,很惭愧的是,她对神像的描写记得并不太清楚。
讲道理,在这个人均合上书忘记主角叫什么的年代,她能记住马冬梅已经很不错了,谁会知道神像到底长八条触手还是有三颗心脏九个大脑还是会大喊“炭治郎你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啊。
她眼下都是靠这么大的洞窟和神像位置才想起来的。
虞柠冷不丁就偷偷抬头瞄了一眼,试图用新的记忆来覆盖自己记性太差的事实。她做好了心理准备,尽管原作还没有描写主角团在看到神像真身时的具体反应,但按常理来说,是要“震撼我妈”一下的。
毛都没发生。
袍袖和袍角边沿露出的触手有粗有细,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正上方的兜帽覆盖了大部分,而仅仅暴露在“外”的一小片面容也被空白的面具遮挡,显得无比光滑。
这哥们好眼熟。
真特么,眼熟。
简单来说,基本就是她不久前丢到一边的断头迷你神像放大版,顺带工艺和精致程度都上升了不止一个层级。
原作是这么描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