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乐贤点点头,他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了。
田广文陪邱乐贤下山,跟邱乐贤挥手道别后,自己在李家坳吃完午饭,又爬到小树林外找块草地坐着,等候李长青。
可惜直到日落西山,田广文都没看到李长青从小树林李出来,不得已才回到李家坳住下。
李长青给张佳叶调配好日月补元汤,读书的时间就多一些,他研读完四书后,跟着颜回踏入圣人院的明德堂,开始读诗、书、礼、易、乐、春秋,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
温故而知新,李长青在理解每本书上的每一句注释后,又反复研读很多遍,与自己所学的其他流派相互印证,所得甚多,也不拘于一家的理解。
“差不多了,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李长青再次将学习六经所得在脑海里研磨一次,然后进入诸子百家的地图,出现在圣人院的明德堂里。
“颜兄”,李长青向依旧丰腴笑容可掬的颜回拱手。
“哈哈,李兄你此次在六经上花的时间可比之前读四书等所有书籍加起来的时间都要多”
颜回见惯李长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孔圣布置的任务,突然把战线拉得这么长还有点不适应。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前没有体会到,现在明白了自然要仔细的咀嚼了“
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在儒家中乃非常基础的典籍,但亦为最经典的典籍,李长青刚开始读得太快,只要够着了完成任务的极限,就去向颜回提交任务了,但并没有触摸到上限。
当然,也许上限根本就不存在的。
“好,那颜某就代老师考考李兄了”,颜回跃跃欲试,想看看李长青苦读的成果。
“请”,李长青。
两人一问一答,颜回所学局限于儒家,而李长青集百家优势于一身,对儒家又有新的阐述。
“李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对六经中的部分理解,即便老师也没有讲述过,但听着非常新颖,而且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不得不说,你在六经上的造诣已经超过我了,实在是佩服”
颜回大实在人,以前李长青提交任务接受他考验的时候,回答俱在儒家现有的框架之内,此次着实震惊一把。
“颜兄,过奖了不知道又没有达到考核的标准呢”,李长青谦逊一笑。
“若李兄都没达到标准,又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懂六经呢”
“呵呵,新的任务是什么呢”
“儒家传承几千年,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在不同时代都有儒宗涌现,其中不乏有很多熠熠生辉的思想。长江后浪推前浪,李兄已经学完四书五经,接下来我没有什么好考验李兄的了,会有其他人来与李兄颁布任务的”
颜回谈到儒家时,脸上闪烁着自豪的光彩,笑着向李长青作别。
“啊,有机会再见面吗”
虽然在诸子百家系统里颜回相当于颁布任务的nc,但李长青对颜回这位一箪食一瓢饮的复圣有着亦师亦友的感谢,在分别之际,既感到意外又感到不舍。
“李兄,记得当日立下的壮志吗”,颜回问道。
“为往圣继绝学”
李长青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过此时他心中的继绝学多了更多的意义,不是单存的继承,而是在先贤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他日李兄壮志得筹之日,你我相见之时”
颜回说罢,飘然离去。
须臾,一位头缠黑巾,方脸上两道眉毛如利剑高悬,蓄着长须皮肤微黑,穿着汉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进明德堂,向李长青躬身施一礼。
“末学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