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写好后,傅文钰将刘昌淼约了出来。
刘昌淼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写完了,激动地拿起来看。
我在老家挖野菜,夫君在京娶贵女这篇话本,跟傅文钰之前写过的几篇都不一样,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次的主角是女的,她的名字是珍娘。珍娘自幼备受父母疼爱,是一个很善良的好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个布料商人,待珍娘及笄后,她的父母千挑万选,将她嫁给了临县一个叫做卜世仁的穷秀才。
卜世仁很有才华,但也薄情寡恩。
他之所以求取珍娘,为的就是她的嫁妆,从一开始这位卜秀才就打算用珍娘的嫁妆供自己读书科举,等将来科举有成他就卸磨杀驴。
当然,话本的开头肯定不能这样写,没有读者会喜欢心思恶毒的男主的,所以傅文钰不但不但不能写出卜世仁的真面目,还得将他写得很好、非常好,将他的形象塑造起来,让他不但是一个好女婿,还是一个好夫婿。
定亲前,他态度积极,跟珍娘父母保证自己会好好对待珍娘。
定亲后,他给珍娘写情诗,买小玩意儿。
成亲后,他温柔体贴。
于是刘昌淼边看边皱眉。
因为剧情的需要,在傅文钰写的这篇话本里,珍娘跟卜世仁成亲之后,很是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美好日子。
就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这段剧情有你吹箫来我谈琴、你读书来我研墨、你写上联、我写下联,还有红袖添香,偶尔不经意的一个抬头,两人害羞一笑,以及元宵灯节、共执一盏灯、同时猜中了一个灯谜,卜世仁还在河边放了一盏写着愿珍娘平安喜乐的花灯等等。
几个描写两人感情的情节里,有刘昌淼大姐,刘昌莲贴身丫鬟的,也有傅文钰结合了前世见过的一些经典古偶剧里面的情节写出来的。
整体写得非常温馨,非常美好。
刘昌淼在看到卜世仁放了一盏写着愿珍娘平安喜乐的花灯后,再也忍不住抬头问道“傅先生,你写成这样,我大姐看了怕更不会醒悟了。”
因为猜灯谜和放花灯这两件事,就是他大姐的贴身丫鬟告诉他们的。当然那位丫鬟并没有说得很详细,只是简单地说姑爷和姑娘在元宵节上同时猜中了一个灯谜,以及姑爷在花灯上写了愿姑娘一辈子平安喜乐等话。
所以话本里的小轩窗、正梳妆、灯火阑珊,不及她的回眸一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等等语句,都是傅文钰写话本的时候自行添加上去的。
刘昌淼虽然还没有成亲,与自己死去的四个未婚妻也没有什么感情,有的甚至未曾见过面,但看过许多话本,包括一些书生小姐话本的他,多少也能猜到一点他大姐看完后的心情。
但傅文钰却淡定回应,“你继续看就知道了。”
于是刘昌淼低头继续翻阅,然后他就看到珍娘的境遇,慢慢地发生了改变。
成亲不到三个月,卜秀才的寡母便以我儿已二十有余,跟他一样年纪的个个都有儿有女了为由,明里暗里地询问珍娘是否怀孕。成亲半年后,她急不可耐,开始频频给珍娘请大夫,熬了一碗又一碗的药让她喝。成亲一年后,不但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了珍娘还未有喜事传出,而且卜母还开始明目张胆地咒骂不休。
而且在卜家,不但卜母处处刁难,卜秀才的妹妹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卜小妹只比珍娘小两岁,也快到了说人家的时候。她非常眼馋珍娘的嫁妆,所以时不时就来讨要,珍娘若是不给,她便去卜母处添油加醋,让珍娘挨骂,而珍娘若是给了,那她过几日又会再来。
今天看中一朵绒花、明天看上一支簪子、后天则是某匹布料
每当这个时候,卜秀才总是安慰珍娘,说别担心,我们会有孩子的云云。但他却从来不会在卜母面前替珍娘说话,只是让她孝顺,说他娘养大自己不容易。对妹妹也只以她还小呢,你不要跟她一般见识来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