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珏听完司马朗的话,脸色平静没有任何责怪之意,反倒是宽慰他,“我知道你既然不说,定是有不说的道理。所以不会计较这些,我们既是朋友,又何须这么见外”
她不会埋怨他置自己于危险之中,也许在一开始选择来雒阳时,就意味着要面对各种未知的不确定。就算他隐瞒了,那又如何总归不是故意加害于自己。
而自己,也故意隐瞒了性别,希望有朝一日不慎露馅后,他能不指责怪罪
见他面带感激又要致谢,韩珏忙拦住,转而问道“方才那逃走那人你可有看清他的面容”
见她真的没有任何责怪之意,司马朗才放下心,听她这样问,回想之后说道“只是一个照面,看得不是很真切,不过之前应当是未曾谋面。”
他已经知道之前闯入的死士已经全部毙命,所以逃走的这个活口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此人能被逮捕归案,否则线索就断了。”
帮人帮到底,韩珏想要发挥自己的价值继续帮忙。那个逃走的人,终归是个祸患。
既然他已蒙面,显然是不想暴露身份,可至少自己与司马朗都已经见过他的真容。而自己和司马朗也被他看到了,谁知道他逃脱后会不会折回来杀人灭口
所以,她打算先下手为强。
“司马兄,我还记得那人的面容,可以画下来。若今夜无法追缉到,待天色一亮,便可将此人的画像张贴于城内外各处,看其他人有无见过。”
她的意思就是发海捕文书,最好是带悬赏的那种。这么一个大活人,即便是所有人都不认识。只要一张贴出去,对方再出门,就会像过街老鼠一样难受。
这倒是个好办法,司马朗眼睛一亮,“贤弟还能作画人像”
一般的通缉令,基本上是不带画像的。因为现场见过逃犯的人不会画,只能口述大概的形貌特征。
比如身高口音胖瘦,长脸还是方脸,大眼还是小眼等等,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其实是很难抓到人的。
“我试试。待画好之后,你可以看看是否相像。”
做设计的没有不会画图的,多多少少都学过一些素描基本功。韩珏觉得以自己的水平,百分百复刻很困难,但至少能达到八九不离十。
然后,司马朗就看到韩珏拿着一块从后厨找到的黑木炭,在葛布上开始作画。
人像画,他知道。本朝蔡邕尤其擅作画像,赵岐亦擅人像。他还有幸见过赵岐的四贤图,因为赵岐现正在雒阳任议郎。
记得赵岐家中那幅画,画中之人皆极具神韵,但眼前这幅
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虽然韵味全无,但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就是今夜那贼人
韩珏将画像拎起来问向司马朗,“你看可是长这副模样的”
司马朗点点头,“正是此人。”
很好,韩珏放下画像,开始继续画,“那我多画几幅备用。”
司马朗心道,这些画像往外面一张贴,不愁抓不到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