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十二个商会主事的家全都搜一遍呢
一行人下了马车,赵凛边思索边往县衙走。师爷急急忙忙跟了上去,道“大人,按规矩,您来荆州后应该先去静王府拜访才是。”
赵凛停下步子,扭头“哪来的规矩”
他人高马大的,眸子看人时犀利又寒渗渗的,师爷吓得后退两步,讪笑道“历来朝廷委派的官员都会去,不去的话会被静王府排挤的。”
这个时候往上凑,就是热脸贴冷屁股。反正他已经被针对了,还怕被排挤
他压根没把这个规矩当一回事,只管着手处理县衙里的事务。剩余的时候就陪着闺女在后院里折腾种菜。
赵宝丫的想法很简单,他们一时半会肯定回不去了,她爹俸禄又低。他们家虽然有银子,但也经不住荆州的物价高,坐吃山空可不是她的习惯。县衙的地大,干脆把它们全开出来种菜,尤其是绿叶子的菜,那就不用日日都去外头买了。
她前几日逛集市就发现荆州果蔬甚少,要是她能种出来,再交给百姓,那他们日子也不会过得太苦,天天被静王府剥削了。
想法是好的,何春生提出意见“荆州气候少雨干燥风又大,白日还好,夜里天冷,估计菜苗刚长出来就冻死了。”
赵宝丫一想也是,她细细思索,突然脑袋灵光一闪,道“可以用大棚啊,就是用竹子、木棍给菜地搭个房子,然后覆以屋庑,夜燃蕴火,昼揭屋顶,这样一定能种出菜的。”
坐在屋檐底下纳鞋底的两个婆子诧异“小小姐还会种菜”
赵宝丫点头,很是骄傲“当然会,我从小在村里长大,又跟着师父种了好多年的葫芦。我葫芦种的可好了”
何春生和陶御厨几个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方法,反正也闲着无事,就和她一起折腾起大棚来。
他们先是种了容易成活的大蒜和姜,每日给它浇水,十天后还真发了芽。赵宝丫大喜,又把马承平送来的萝卜、黄豆、刀豆种了点下去,又去集市里掏了一把带根的韭菜和丝瓜苗来种上,期待着它们快快长大。
只是还不等那
大蒜和姜长多高,静王府那边就来了帖子。说是元宵佳节,王府设宴,请荆州的大小官员和十二商会的几个主事饮酒。
也可带家眷。
一下子能见齐所有荆州大小人物的宴会可不是时时都有,赵凛自然是要去的。
师爷询问他要带什么礼品上门,赵凛蹙眉,故作为难“本官家底本就薄,又是被贬,静王府富有,想来应该不缺我那份礼。本官就不丢人现眼了。”
师爷啊了一声,小声问“你打算空手去啊”
看出来了,这位不仅是个粗鲁的还是个抠门的。想来应该在京都得罪了不少人,才被贬过来的。
赵宝丫却觉得这样不好,同她爹道“阿爹,要不我们送一篮子豆芽过去吧,初春集市都没豆芽卖,是个稀罕物,也上的了台面的。”
师爷眼角抽搐得,这位小主子也没大方到哪里去
再稀罕也是个素菜,对他来说,还没肉来得稀罕。
然后他就听到自家大人厚颜无耻的答应“甚好,咱们家三人去吃酒,总不好叫别人吃亏。”
师爷是瞧过自家县令大人和小主子吃东西的,一顿早餐都能吃下十几个包子,一顿午膳能吃下一脸盆饭。妥妥的两个饭桶,外加一个半大的少年,怎么算对方也会吃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