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好吧,你说得对。”
李世民唏嘘道“当他们对豪强世家动手,你就可以游说他们那你还游说他们做什么他们不是已经动手了吗”
李玄霸伸了个懒腰,继续算账,一心二用道“没有理想、没有纲领的动手,只会给豪强世家造成一丁点小麻烦。他们主动点燃了小火花,我才好给这朵小火花里加点油。”
李玄霸切换心声比如打豪强分土地,比如义军来了不纳粮。
李世民眼皮子猛地一跳,从坐榻上爬起来“喂喂,你这么说,会不会火烧到我们都灭不了的地步”
李玄霸不会。二哥,你说他们队伍中有多少会识字算数的人
李世民想了想,犹豫道“不知道,但肯定不多吧。”
李玄霸是的,不可能多。以行军打仗的后勤安排为例,管理者不会识字算数,人一多就会混乱。
李世民道“不止后勤。行军途中如果不会识字算数,战术安排也不容易。我只有三千人,路上安排多少个厕所炉灶都是麻烦事。”
李玄霸所以你知道为何他们就算声势再浩大,火焰都会熄灭了吗
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叹息道“士人不会支持他们。”
李玄霸出声道“嗯。”
隋朝虽然已经有了纸,但纸张仍旧很贵,书籍十分贵重。
再加上魏晋南北朝的乱世让民生凋敝,百姓连活下去都难,怎么有机会
读书识字知识文化只在豪强世家中传承,寒门庶族还未崛起。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已经打下的地盘,没有读书人是不行的。
一边是与他们同阶层的唐国公府,一边是泥腿子,你是士人,你选谁当领导
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原本被自己踩在脚底下的人突然爬到自己头上,更别说他们还打出了“打豪强、分土地”这种严重损害自己利益的旗帜。
李玄霸在火堆中浇的油会让火焰更加旺盛,也会阻断农民起义军转变成新生统治阶层的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生产力不发展,读书识字的人就不会增加;只有饿不死才有闲心去思考人生,只有读书识字了才能从前人的智慧中总结出自己的路。
虽然封建王朝都歌颂汉唐,但经济都是往前发展的。明清这两个封建制度快落幕的时代,实际上经济比汉唐时期繁荣许多。
说句后世政治不正确的话,若论经济,清朝才是封建时代的巅峰。它的人口规模是前朝不敢想的。而且这不是什么营销号所说的土豆番薯玉米的外来作物的功劳,而是封建时代的积累,劳动人民的勤劳,两个大一统王朝几乎无缝切换所积累的财富。
而正因为明清的经济繁荣,扩大了知识分子群体,才能造就一群先贤思考自身,思考未来,继而推翻已经腐朽的王朝,找寻一条全新的路。
现在生产力的积累还远远不够,甚至连封建时代的黄金时期都还没有到来。所以农民阶层的愿望注定会破灭。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
李玄霸一边拨弄算盘,一边慢悠悠在心声中给二哥科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李世民听得在榻上不断抱头打滚。
他都还没当上皇帝呢,怎么就要听皇帝都没了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