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珂不解,这抓起来有什么不同,弘晖就解释道“海关那边尤为注重治安问题,一旦犯事必然严惩。儿子之前跟阿玛商量过,要这些人还在咖啡馆闹事,就让当地差役把人带回去。”
“关上天,还得交一大笔罚金,甚至名字要在海关的公示上贴上一个月。”
被关在牢狱里天,就相当吃苦头了。
这还不算,又得交一大笔罚金,甚至还要在海关公示上贴了名字,简直是公开处刑。
海关每天多少西洋船只经过,公示也不知道多少人看过,那名字一旦上去,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全世界各国可能都知道他们的名字了。
吃苦和丢钱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社死了。
贴在那么显眼的公示上,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名字,要是好名声就算了,还是坏名声,因为打架斗殴被抓进去才公示,实在冤枉了。
要是个商人,直接就坏了自己的名声,以后的买卖就做不下去。
如此一来,确实很多人都收敛了,不敢在咖啡馆闹事。
海关还得了弘晖这个提醒,觉得是个好办法,索性其他犯错的人都这么来。
这样一下,让海关所在城市原本因为西洋人犯事不好处置而头疼,如今是彻底摆平了。
洋商起初还不乐意,找传教士哭诉,然后传教士还去宫里跟皇帝控诉了一番。
他们觉得大清的人应该更注重面子才是,怎么却让西洋人丢脸呢
康熙早就知道弘晖这个举措,为了平息咖啡馆那些西洋人吵闹打架,被海关拿去用了。
他听传教士进宫来哭诉此事,不由奇怪道“他们不犯事,就不会上公示,那就不会丢面子了啊”
所以对方是想闹腾,又不想上公示,想得倒挺好的
这话噎得传教士说不出来,总不能说这个惩罚实在太重了。
但是皇帝话也没有毛病,不犯事就不用受罚,也就不会在乎这惩罚重不重了。
必然是人想犯事了,又想减免罪过,这才闹腾着要惩罚太重。
传教士哑口无言,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认为弘晖推出的咖啡豆和咖啡杯的礼盒实在太昂贵了,感觉是在抢钱
当然他的话比较婉转,不过就差没说弘晖这是大肆敛财了
咖啡豆才多少钱,咖啡杯的瓷器虽好,价钱却不至于那么贵
康熙疑惑地看了这传教士一眼,记得好像是法兰西还是意呆利来的,就问道“如果觉得太贵,你们囊中羞涩的话,其实可以不买的。毕竟咖啡豆这种东西,你们跟洋商买也是可以,没必要非得照顾弘辉的买卖。”
传教士听得无语了,谁要照顾弘辉的买卖啊,那不是洋商卖得也很贵吗
什么囊中羞涩,他们也不是没钱买,而是觉得这咖啡豆不值那么贵的价钱
康熙这分明是讽刺他们没钱还想买,然后就嫌弃东西贵了,把传教士气得够呛。
但是他的话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觉得弘辉的咖啡豆卖的贵,那就买洋商的,反正一样都是买。
不买洋商的非要挑剔弘辉卖的贵,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反正传教士被康熙堵了回来,也不敢继续说什么,只好退下了。
回头康熙还叫四阿哥到宫里来,跟他吐槽了一番,如今的传教士大不如前,穷得连咖啡豆都买不起了,居然还有脸到他跟前来哭穷。
这还不够,他在早朝的时候也跟朝臣吐槽了此事,只觉得各国的传教士越发参差不齐。
要一般人抱怨几句也没什么,偏偏是康熙亲自吐槽了。
这事都不用多久,立刻传遍了整个京城,就连其他传教士都耳有所闻,让他们都没脸出门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