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现在到碗里了,韩信如今在咸阳城吭吭哧哧读书呢,再有就是萧何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在想,什么时候萧何能到碗里来。
不过这事不能急,他现在手里能用的人太多了,一时间倒也不急着捞那么多的人才。
此番东巡,到时候往沛县拐一拐,看没有了刘邦,樊哙现在怎么样了。
萧何应当也在沛县。
但是没想到。
第二日,就听门外有人禀报,说是有人持御史大夫刘邦的信件,前来求见太子扶苏。
苏檀一想,心里就有数了。
可能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他猜来人是萧何。
他连忙道“快传”
苏檀理了理衣襟,端坐在太师椅上。
帐篷的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走了过来磕头。
“微臣萧何,拜见太子殿下。”
他心里忐忑极了,毕竟他不过是沛县一狱吏,哪里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面见太子。
“萧何”苏檀悬着的心放下了,亲热道“快请起。”
萧何有些迟疑,却还是听话的起身了。
“太子。”他恭谨立在一旁。
苏檀看着他温文尔雅的样子,乐呵呵道“好了,是刘邦介绍你过来的。”
萧何应了声是,连忙将信件呈上。
苏檀快速地看完刘邦的信,心里就了然,对方果然聪慧,若是萧何直接依附于刘邦,那在朝中的发展会低一些,但若是被他介绍来给太子,那就会有一个和刘邦一样的。
御史大夫的客卿,和太子府的客卿,其中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苏檀将信收起来,温声道“你先跟着车队,帮我做一些文书的工作,能行吗小篆可学过”
见萧何点头,说自己系统的学过,苏檀心里就知道了,这刘邦是真的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真的太聪慧了。
“你先跟着看看,到时候再说吧。”他说。
第二日,苏檀出门时,身边便又多了萧何。
嬴政敏锐的发现这个人,他眉眼微动,面上却一片平静,只是漫不经心道“过了邯郸,就往东走,不再往北了。”
要往泰山的方向去。
这一次东巡,不仅仅是要东巡。
如今天下平定已经有十年了,嬴政觉得,到了封禅泰山的时候了。
其实在六国刚刚平定的初始,他已经这么想了。
封禅泰山的意义非常重大,从远古时期至今,在泰山进行最原始的祭天都是最重要的活动。
每一个部落、氏族的首领,或者诸侯王,都想来此。
在春秋时期,便是齐桓公亦如此。
他想在泰山封禅,却被管仲以祥瑞不现而拦住了,说这样代表着天帝不承认齐桓公的天子地位。
嬴政当初并不急着封禅,是因为,他觉得泰山很重要,但他也很重要,泰山封禅是每一个天下共主的心愿,只要能顺利封禅,就代表着天下臣民、天上帝君承认了天子的地位。
但是嬴政觉得,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承认。
不论是天上还是地下,他的功德,无从掩盖。
现在接着东巡,将泰山封禅一并进行了,倒是挺好的。
只是
他们到泰山脚下时,召集了七十多名儒生,苏檀瞬间如临大敌,要知道现在在泰山,这里是这些儒生的主场,谁知道他们会怎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