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巾帼被她一提醒,立马清醒过来,赶紧回去了。
结果到了家里一看,没有任何人为她的离去而着急上火,反倒是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正为了郭晴男人和孩子的到来而庆祝。
师霈是个厚道姑妈,特地置办了两桌子饭菜,把几个子女都叫了过来,连远在首都的梁颂音都为了跟这个妹妹相认,特地找文工团的领导说好话,请了假回来见面。
这会儿梁颂音正在拿红包给郭晴的两个孩子。
郭晴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叫张致远,小女儿叫张宁静。
梁颂音好奇的问道“咦,一个宁静,一个致远,是不是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郭晴笑着夸道“大表姐真是好学问,正是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实一开始我闺女没用宁静这个词,而是用的致宁,为的就是避讳,她大姨叫郭静,孩子用了不合适。后来她大姨去世了,张煦见我天天哭得昏天黑地,实在是担心,就提议,让宁儿改命叫了宁静,算是纪念一下她大姨吧。”
提到那个英年早逝的表姐,梁颂音不禁叹了口气“哎,逝者已逝,咱们活着的亲人要好好活着,要不然,逢年过节,还有谁能纪念她呢。”
“是啊大表姐,你放心,我会振作起来的。”郭晴红了眼眶。
正说着,她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刘巾帼,便赶紧站了起来,招呼道“呦,阿姨来了,快,进来坐。”
说着她招呼了张煦一声“阿煦,那是师翊的妈妈。”
张煦过完年三十五岁,跟师翱一般年纪,他是那种典型的糙汉长相,浓眉大眼,五官线条硬朗,棱角分明,乍一看是个特别严肃特别凶狠的人。
加上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往那一杵,就让刘巾帼的心凉了半截。
所以他起身给刘巾帼打招呼的时候,刘巾帼并没有应他,而是径直走到师霖跟前,就这么满脸严肃的看着师霖。
那表情明显写着这么几个字你欠我一个交代。
师霖没什么好交代的,这是老爷子的房子嘛,又不是干休所给他分的房子。
何必呢。
所以他只当没看见,笑着说道“颂音啊,给你舅妈端个凳子过来,你说说她,一把年纪的人了,跟我吵架还跑回娘家去,肯定是去告我黑状了,得亏我没上当,要不然你舅舅我岂不是老了老了,还要变成一个妻管严被人笑话。”
梁颂音笑着起身,在自己旁边加了个凳子。
但是刘巾帼显然不满意,因为师霖身边的位置才应该是她的,可是现在,郭晴在左,张煦在右,把个师霖围在了中间,完全没有属于她的位置,她真的咽不下这口气,可是这么多人在场,她又不好发火,便强行用理智把怒火压下去,道“不用了,我感冒了,我去楼上找点药吃,你们坐。”
师霖关心了一句“发烧了吗要不要送你去医院,正好我带女婿认认地方。”
“不用了,你们去吧。”刘巾帼已经气得七窍生烟了,哪里还有精力再去强颜欢笑应付这一大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