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的心跳如鼓,有个直觉告诉他是为他
女帝的失神,是为他
可是,是又如何
不是又如何
他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
李元青轻轻压下心底的躁动,垂着眼眸,静下心来认真给女帝打下手。
今日开始发放豆种,州郡下面的县衙里各个官员已经定好了,而郁锦音特地为县衙官员们准备的新月俸也传了出去。
之前上涨京官的月俸,北朝人都知道,但是各地区县官的月俸据说也要涨,涨多少没有人清楚。
各地的官员们接到消息后已经是十天后。
县衙官员们看着信函,反应不一。
有难以置信的“这也太多了”
“每月俸禄三百两,是假的吧,京官才有三百两,地方官员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而且除了谕旨带来涨俸禄的消息外,各个地区的官路也要全部重修一遍。
被郁锦音搞下来的那一批县官们都聚集在了一起
“大家还起事吗”
“如何起啊要兵马没有兵马,要粮草没有粮草”
“对呀,现在从士兵到老百姓,过得都比咱们好”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哎。”
“女帝给一个小小县令开的月俸就有三千之多,京官和外放官居然没有什么差别。”
“听说,他们还要修路”
“老夫真是不甘心啊”
“再等等机会吧,女帝再怎么有能耐,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金子来,她又是发粮种又是修路又是涨月俸、涨军饷国库迟早被她折腾光,到时候咱们再下手,手到擒来。”
“可是我听说前阵子,大臣们借口送礼就送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两黄金啊”
“嗤,那帮蠢东西他们有家底儿,那就送呗今年能送,难道年年都能送”
“呵呵,所以说,咱们没有必要慌,只需要等上一年,女帝就撑不住了。”
这群人打算的很好,等一年后国库空了,女帝那时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无力回天,到时候不必他们出面,大臣们就先不干了。
各地再揭竿而起,然后再推李光或者孟沉舟为帝。
到那时候,推谁为皇帝都可以,只要她不再是个女人。
郁锦音发放完豆种,又回到京城。
接下来几件大事。
一是修路,这件事她从很求之前就开始准备了。二是商部新考。
三是刘升动作很快就弄好了全国书院划址,他一共选了三百个地址分散在北朝各地。
郁锦音眼含深意地看了刘升一眼,听说刘升之前请病假,就是因为建立书院和捐钱的事情,他家三个儿子都不同意刘升的意见,唯独夫人以他的意见为主,后面三儿字闹着分家,刘升一气之下干脆把三个儿子逐出了家谱,也就是说断绝关系了。三个儿子不甘心,堵在胡同里想问清楚,不知怎么就打了起来大概就是这样。
但是三个儿子越是如此,刘升的决心就越大。
郁锦音提起帝王专用玉玺,在刘升的折子上盖上章印,然后拨了一个小黑给他用。
晚上实验,郁锦音依旧让李光和李元青回去,留下了韩子安。
韩子安一如前日,安静地听郁锦音吩咐,绝不肯多行一步差错,但凭这一点,郁锦音对他满意了些。
第二日早朝,依旧是开会前,李元青再次见到了韩子安。
韩子安被大臣们围拢起来,再次询问一些比较令人羞耻的话题,这一次话题比较直接“女帝有没有宠幸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