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前线情况以后哥舒翰一再表示安禄山狡诈善兵,此时不宜出关,李隆基却不管专业人士的发言,催促哥舒翰赶紧上。
朕不要你觉得,朕要你马上把安禄山打跑
哥舒翰无法,只得强行带着毫无士气的二十万兵马出关去。
结果就是二十万兵马玩剩八千,哥舒翰也因此而被俘虏。
没错,短短半年,你就亲手送走了大唐三员大将以及二十万兵马
战绩之辉煌远胜于安禄山
这长安还怎么守
守不了咯
只能逃跑
区区长安,不要也罢
李隆基“”
霍善继续给李隆基介绍起他儿子李亨在安史之乱中的杰出战绩。
本来安禄山很快就被他儿子杀死夺位,为什么还有后面四五年的祸乱呢
因为李亨趁乱登基以后忙碌得很,又要对付自家兄弟,又要清理朝堂,还要把控军队。
在朝堂上,他把曾经跟着李隆基入蜀的朝臣全部清算了一遍杜甫就是因为极力给引荐他入朝的老上司房琯求情才被贬出长安的。
在军事上,他怕有人拥兵自重,特意把主帅给撤了。别人都说战术这种事“运用之妙在于一心”,他不一样,他让每支兵马都有自己的心,彼此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衡,多聪明的办法对吧
这就导致哪怕凑了好几十万兵马也没法迅速平叛。
没有正确的指挥,人再多也只是一盘散沙。
我要是上了,友军背后袭击我怎么办
还是让傻子先上吧
这种情况下可不就磨蹭了好几年才彻底平息这场祸乱吗
李隆基父子俩当真是安史之乱持续足足七八年的大功臣,立下的功劳简直不分伯仲
不愧是亲父子呀
杜甫“”
李持盈“”
杨贵妃“”
完了,她们今天不会走不出这龙池殿了吧
霍善讲得有点累了,又吃了片西瓜润了润嗓子,才继续给李隆基讲起安史之乱的尾声。
还得是李隆基和李亨在同一年先后病故,才由皇孙李豫上位结束这场动乱。可惜李豫接手的大唐已经是个巨大的烂摊子,政治、经济、军事都处于瘫痪状态。
天下破破烂烂,代宗缝缝补补。
别看代宗这名头听着不像什么好词儿,实际上后世给他选的庙号是“世宗”,是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才取“世代”之意改为代宗。
人在做,后人在看,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