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伉同僚家人觉着他夸张,然而细细一数,凭二人首次出征,一个直捣龙城,一个勇冠三军,就能把大汉立国以来大半将军比下去。
卫青和霍去病生活在长安百姓身边,百官甚至知道卫青眼角有几道皱纹,是以不觉着他高不可攀。卫伉同僚的家人没上过战场,以前听人谈论战场上的事觉着很容易。可跟过往的将军一比,不得不发自内心感慨,二人当得起大将军和冠军侯。
此刻太子却不如卫伉的同僚清闲,还有心思跟家人聊功绩。太子堪堪用过早饭,太常亲自带着礼服过来,请太子试穿,但凡有一丝不妥都要重新改过。
织女定下太子加冠礼日穿的衣服鞋袜,连配饰都反复确定之后,就带着衣物同太常一行离开,端的怕太子宫的男人们笨手笨脚把衣袍弄皱了,或刮花了发簪等等。
太子长舒一口气,瘫在榻上,十四五岁的小黄门举起小小的拳头“殿下,奴婢给您捶捶背”
太子回头,这个小黄门去年还跟十来岁的孩子似的。自打他到太子宫,厨子爱做新菜,经常叫他试,他脸上有了婴儿肥,肤色好了,个头猛蹿,跟一年前判若两人。春望很是挑剔见着他都忍不住夸一句,水灵。太子不得不感慨老父亲眼光独到。
太子身边这些年不断添人,男子打韩子仁和
吴琢起,女子打枇杷之后就没有丑人。
“太常他们太吵,你们也出去吧。”
两个小黄门退出去。韩子仁和吴琢送太常等人出去,回到正好碰到二人出来“殿下怎么了”
“殿下想静静。”
韩子仁令宫人做事轻点。
太子趴在榻上一会禁不住犯困,赶忙坐起来,此时可不能睡。太子找出钥匙打开上了锁的衣柜,这柜中放满了太子前世师妹送的配饰。
太子挑出一套做工花纹较为稳重、他十年后才适用的首饰前往宣室殿。
离太子行冠礼的日子近了,刘彻也越发繁忙。
很早以前男子行冠礼是在宗庙举行,乡野小民没有宗庙也会认真对待。自打战国秦末礼乐崩坏宗庙毁的毁破败的破败,许多世家也只能在家中行冠礼。
这些年百姓日子好过,宗庙经过修缮可以举行加冠之礼,世家再次选择在宗庙中行冠礼。但这点不适用于皇家。皇家高祖庙、文皇帝的顾成庙,以及孝景庙,皆可举行加冠之礼。皇家还有供奉刘家先祖的太庙。按照民间规矩该在太庙举行。
秦汉以前无太庙,或许有,但查不到记载,没有先例可循可为难死太常了。太常不知怎么选,又不敢擅自做主,索性提议不如在高门殿为太子行加冠之礼。
太常之所以敢这样提议盖因天子加冠一切从简,甚至没有邀请亲友姊妹观礼。
民间男子行冠礼是由德高望重之辈为其加冠。冠礼结束男子要去拜见父母,会见兄弟姊妹亲友。若是能得天子特许,加冠这日可以进宫拜见公卿大夫以及天子。
倘若刘据生在民间,该由其二舅大将军卫青为其加冠。太常是知道天子多么疼儿子,不敢表示由皇帝加冠不合礼仪。既然已经不合礼仪了,那也不必在宗庙。
太子举行加冠之礼之日早已定下,按礼也该由术士拟定观礼名单。这一点是以防有人生辰八字或生肖同太子反冲。刘彻认为他乃天子,他儿子乃未来天子,无需惧怕任何人。
术士要宾客生辰八字那日太常也在,他心里犯嘀咕,陛下此时又不迷信了。太常很是怀疑,陛下迷信是按需求来的。他需要的时候迷信,他不需要的时候天老大他老二,地上唯吾独尊
太常只能把公卿大夫以及皇家亲戚名单全递上去。公卿大夫不能凭喜好选,亲戚可以。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年初五那日去东宫找太后正是听她们夫君提过,可以邀女眷观礼。
刘彻毫不客气地把两人划掉。刘彻本想把卫孺划掉,可公孙贺和公孙敬声以及卫家人都到了,就差她一人,倒显得他小肚鸡肠。
太常从太子宫出来就找天子要宾客名单。太常走后三辅之一左冯翊请旨戒严。刘彻最终确定在高祖庙为儿子加冠。高祖庙在长安城内,未央宫和长乐宫中间直北方向,冯翊府附近,那么高祖庙周围自然由冯翊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