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思科笑道“钱给的不多,但是日化厂厂长送了我两箱牙膏,折合下来也不算少了。”
既然拍了广告,就有被熟人认出的准备,狄思科倒也不怎么意外。
“小五,除了拍广告,你还拍了别的没有今天报纸上的那个人也是你吧”
“应该不是,我只拍过一支牙膏广告。”
狄思科在服务大联社里逗留好半晌,满足了街坊们的好奇心,才拎着买来的东西一路回了家。
然而,他刚走进院子,就被老妈一把拉进了屋,大热天的竟然把门窗都关上了。
谨慎程度不亚于克格勃。
郭美凤将一份报纸拿给他看,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问“儿子,这人是你不”
报纸上的照片是黑白的,而且还是远景镜头,人像有点小。
但狄思科仍是一眼就认出了照片里的人。
确实是他
拍摄地点是音乐茶座。
看演出服的款式,应该是在甄主任去听歌的那天拍的,后来他嫌长袖服装太热,再没穿过那套演出服。
三哥啃着他带回来的酱猪蹄,疑惑问“我们都觉得照片里的人是你,但是名字对不上呀报纸上说这人叫狄道格”
狄思科“”
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名字由来。
“这有什么”郭美凤不愧是亲妈,立马就帮儿子找到了理由,“肯定是艺名我演出那会儿,观众只知道我是四两银,基本没人叫我郭美凤”
四哥见他们一直说不到正题,焦急地问“老五,你真的唱一首歌就要三百块啊”
狄思科一愣,“报纸上连这个都写了”
他赶紧展开报纸,仔细看了一遍新闻内容。
这篇新闻的标题为从“供给制”到“商品化”,文化市场的一潭死水变活了。
刊登在日报的第二版,几乎占了一整个版面。
主要讲的是改开以后,八亿人看八台戏的历史被彻底改写,打破了文化服务被国家包办的格局,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型文化市场。
作者在这里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文化商品化”的例子,一个是广州出现了一家产值上百万的影音公司,另一个就是北京的一间音乐茶座里,观众竞价点歌,一首歌被争出了三百块的天价。
“狄道格”和“耶利亚音乐茶座”都被反复提及多次。
而且这篇报道中唯一的一张配图就是他的那张。
见他放下了报纸,狄思慧又将另两份也递过去。
“五哥,这是今天的晚报和这礼拜的青年报,上面也有你呢”
狄思科心中诧异,但还是将报纸接了过来。
晚报的内容与日报的大同小异。
而青年报上那篇针对性极强的专题报道,则引起了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