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琚
李世民和他咬耳朵
“你兄长当过皇帝,你阿姐的后人也当过皇帝,就你这一脉没当过,人要有点追求啊”
琼琚
琼琚没有这么无聊的追求,他也不觉得光自己这一脉没人当皇帝是什么会被别人比下去的缺陷。
但琼琚不在乎,琼琚一脉的其他后人还是挺在乎的。当时就有一群人精跳反了,公开支持李世民。
他们表示
“没错我们仔细翻了翻谱系,发现唐祖确实是我们的后人”
琼琚所以没有人询问我的意见吗
秦君们你们是不是以为寡人傻
事已至此,再算账也没意思了。
而且人家好歹帮大秦延续了国祚,始皇帝都没来跟着他们一起胡闹,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昭襄王虽然很不爽,到底还是冷哼一声带人走了。
李世民逃过一劫,正想离开。
琼琚一脉堵住了他
“是这样的,来了地府会结算你生前的功德。在地府功德就是货币,没钱寸步难行。”
李世民有了不好的预感。
琼琚一脉接着道
“我们虽是始皇帝后人,可陛下要养祖宗,没钱养我们这么多后人。你这皇帝当的不错,功德肯定不少,是时候该发扬大秦传统,该你出钱养祖宗了。”
李世民所以你们这么果断地认下朕这个后人,打的是要养老钱的主意
心真脏啊
琼琚一脉我们也不想的,可是桥松一脉有二世等几个皇帝养,舜华一脉有凤秦的皇帝们养。只有我们,靠着先祖扶苏接济,先祖还老嫌弃我们花钱太多。
扶苏难道不是吗我的钱本来是留下来给阿父当零花钱的
要扶苏说,有些子孙后辈直接投胎去算了,别留在这里碍事。是父亲说管理地府需要人手,他才勉强同意留着他们。
9想看无字惊鸿写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150章现代生活考试吗请记住域名
不少子孙非常担忧哪天断了经济来源,这才着急找个下家。李世民自己撞上来,那怪不了别人。
李世民朕就是吃了来得晚的亏。
早知道地府是这样的,他肯定不乱认祖宗。奈何这群人来得太快了,把他堵在家门口,根本没给他了解地府的时间。
有了琼琚一脉的声援,李世民日子过得倒是不差。
唯一的糟心事是他的秦唐才传了两代就被儿媳妇篡位了,改回了大秦。偏偏儿媳妇因为这个改国号的缘故,比他更受秦人的欢迎。
但好消息也有,比如从儿媳妇开始的后代好像不用他养了,儿媳妇主动表示养家重任自己包了。而之前认的便宜祖宗,儿子们也贴心地表示会帮忙养。
是的,儿子们。
长子承乾去海外洲立国了,功德居然赚得比继承了皇位的幼子稚奴多。
李世民思来想去,觉得可能是因为海外洲那地方在别的位面不属于华夏文明。现在他帮着把华夏文明扩张到了海外,这才功德甚大。
人呢,就是有对比才会满足。
后头什么秦宋赵匡胤、秦刘刘娥、秦明朱元璋之类的朝代皇帝下来之后,李世民才发现早认祖宗的好处。
从秦唐开始,嬴秦家的后人都扩散去不同的大洲发展了。到了秦宋时期,一个个都混得很不错。
嬴秦各脉有正经后人可以供养先祖,哪里还管其他不知道是不是冒名顶替的皇帝。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府“秦”满为患。扶苏终于受不了了,拉着群臣设置了赡养规范。
幸亏当前位面只有社会地位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来,不然早挤死了,也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现在没钱的都得自己想法子赚功德,也就最早那批秦君还在每个月固定拿养老钱。
渐渐的,就有阴寿耗尽没钱续命的鬼魂去投胎了,地府里清净了不少。
但扶苏还是嫌弃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