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暧昧了一段时间,最后成亲了,这下姑娘也算是找到素材了。
我不是来吃狗粮的,我是来吃瓜的啊有没瓜啊
肯定有啊,不过这就太多了。比如户部尚书的儿子也遗传了祖传的秃头,但是他不认命,到处找生发配方,后来还真给他找到了,他听说自己祖父因为秃头当和尚去了,但是又不知道哪个和尚是自己祖父,所以把生发水加入了大佛寺的饮用水,那天住持叹息了一声,隐晦的提点了一句,然后一口水没喝,而没参透的那些个和尚都喝了,于是一群来上香的香客,看到了一寺庙长头发的和尚。
还有还有,有一年圣宗帝又带着朝臣去避暑行宫避暑回来,再次路过昌原县,因为天黑了,那天晚上昌原县的县令给大家安排了住所,结果晚上南城兵马指挥使的痔疮突然恶化了,让下属给他送药,白天出发时,走起路来就有些动作异常,甚至于某处还有血迹,昌原县县令看得是目瞪口呆,偷偷和夫人讨论前年虽然已经知道京官的圈子乱了,但是没想到这么乱啊有女扮男装多角恋的,居然还有龙阳之好的而且还伤身体啊
噗嗤,这人好会脑补啊只是龙阳之好的误会我懂了,那个女扮男装多角恋,他是怎么脑补出来的我记得,前年是也在这里待过,年记里还写了,昌原县县令招待了他们,还找
了戏园子来唱戏对吧难不成是那个时候他又偷偷脑补了什么好奇好奇
好奇也没用,年记也记不了别人的心里话啊。
今天先记到这里,剩下的下次再总结,有好奇的可以问,有的话,我会提前写。
柳于翻了翻别人的留言,笑了笑,准备继续写总结了。
从年记里可以看出来,这群朝臣抓马的日常依然没有消失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可爱吧。
就好像,林年年没有离开一样。
柳于知道,他肯定走了,但是大宗的二皇子,本来也叫林年年啊。
就好像他也叫柳于,虽然没有短剧了,他也依然在分享大宗的那些故事。
真是一种奇妙的延续。
某日,魏书越对工部尚书说“爹,你有没有觉得二表哥最近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了啊。”
工部尚书愣了一下,看向他“确实不一样了,人中是会变的嘛。你不喜欢现在这个二表哥”
“也没有,我一样喜欢。”魏书越答,“当然不是,我肯定也喜欢这个二表哥啊。只是偶尔会有些怀念,就好像怎么说呢,就感觉好像有另外一个二表哥,然后那个二表哥因为某些事情离开了,我偶尔会产生一种想念感。”魏书越皱眉,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感觉很奇怪,但是这确实是他真实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还不止他一个人有,“我问小叔,他也说有这种感觉呢。”
工部尚书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这臭小子,偶尔还挺敏锐的。你就当你有两个二表哥吧,之前那个回家了。我偶尔也会突然想起他。特别是早朝的时候”
对于大宗历史的解读,所有史学家都有一个最为不解的谜题。
那就是圣宗帝明明只有六个儿子,但是他时常会在提起自己儿子时,说自己有七个儿子。
史学家们各种寻找资料,企图找到那个不存在的儿子到底是谁。
最后也没有任何消息,于是衍生出了各种猜测。
第一个自然就是圣宗帝其实有一个夭折的儿子,因为孩子夭折了,所以没有没有记录下来。不过这种猜测可信度比较低,解释上也不够清晰。
第二种可信度更高,他们认为圣宗帝把二皇子分成了两个儿子看待,一个是痴呆的那个,另一位则是恢复神智之后的二皇子。
这个的可信度更高,甚至偶尔能找到一两点论证,比如圣宗帝在和某个大臣聊天的时候,就提起过以前的二子,和现在的二子,这样的称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