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晞是在学院开办的第二年才去参加招生考试的。
她虽然活了两辈子,但每个世界的历史、人文都不一样,况且她也不是什么过目不忘的天才,顶多是比旁人多了些经验和阅历,所以不学习就碾压本土贵女独占鳌头的事根本不会发生。
她考试前日夜苦读,拼尽全力才考了个甲等末流。这还是考官看在她见解独到、想法新颖的缘故上才给的成绩。
所以她丝毫没有高人一等、或是看不起古人的想法。
考进去之后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继续努力。她要入仕为官,不然她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无法施行。
日子就在未晞苦读的时候一天天过去了。
这三年发生了许多事,朝堂上的事,后宫里的事,边关也不太平,但好在有沈将军驻守,没出什么乱子。
总的来说还算平静。
期间皇后等人也在未晞的引导下,为女子参加科举做了不少铺垫。
一是在后宫设立女官,原本宫中就有掌管内宫文书及管理工作的宫女,而且是有品级和俸禄的,只是没有正式的称呼而已。皇后就顺势将这些人设为女官,理由是为了方便管理后宫。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也没人去阻止。
皇后温水煮青蛙,慢慢将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职位上都换上了女官。
二是拉拢那些家中只有女儿的王公大臣。子嗣艰难的人家并不在少数,奋斗半生,膝下无子,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若是能让自家女儿继承,恐怕没有几个人不愿意。所以,这些人便是女子科举入仕的天然支持者。
三是撰写一些女子自立自强的故事印刷成书,在女子之间大力推广。像林知乐女扮男装做生意、杨文心替兄科举之类的故事就是现成的例子,故事有真有假,主要目的都是想让女子觉醒自我意识。
还有其他一些措施,总之是能做的都做了,所以在时机差不多的时候,皇后等人就联系自己家族,让他们在朝堂上提出让女子参加科举。
只有一些疼女儿的家族同意了,更多的则是直呼荒谬。
但只要有人能提出这个引子就行。
女子科举入仕一事,一经提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笑话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跟男人一起参加科举成何体统”
“女子多愚钝,如何能跟男子较量只是读几本书就妄想考科举,真是不自量力”
“陌生男女共处一室,实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未晞这个时候也没闲着,把反对最激烈的几个臣子拎了出来。
翰林院修撰宋大人家的长女可真惨,嫁到夫家后被丈夫嫌弃古板,不愿意进正院。婆婆还怪她无所出,日日罚跪立规矩,腿都快跪残了。丈夫却拿着她的嫁妆一房一房的往家抬小妾。啧,宋大人是眼瞎了吗,给自己女儿选这种货色当夫婿
王典籍家的姑娘更惨,虽是高嫁,可惜丈夫有龙阳之好,娶她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自她进门后就没有跟她圆过房,日日在前院跟男子厮混。王姑娘有苦说不出,还不能跟家里人透露,只因夫家拿父兄前程威胁她
嘶何祭酒家的姑娘最惨,丈夫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打人,竟然将妻子活活打死了还跟何家说她是得了重病不治而亡。何祭酒居然信了信了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