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集团主要倾向于军事集团,其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西魏的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
“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而关中集团就是韦、裴、柳、薛、杨、杜等家族。”
“关中集团和山东集团的划分是取决于对胡人的态度,并不是以地域划分。”
“关中集团倾向于关陇集团,所以他们走的很近。”
“之后李武韦杨四姓联姻就是一个例子。”
“打压关陇集团便是从先皇时期就开始的。”
张居正顿了顿,说道:“陛下即位后,启用山东氏族,联姻江东集团,削弱关陇集团,这一系列策略是非常正确的。”
张达点了点头,示意张居正继续说明。
张居正沉吟道:“秦汉时期,北方繁盛,定都长安尚能统摄全局。”
“但南北朝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发展,此时的长安就显得偏远了。”
“陛下东迁洛阳,符合帝国的国情发展。”
“迁都之后,更是刺激了人口、漕运、商业的发展,使洛阳成为又一个政治、经济中心。”
“其次,开凿大运河打通南北水路,构造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动脉。”
“运河工程以既有的河道、漕渠为基础自北向南共分四个阶段。”
“首先是永济渠其被达涿郡,南引沁水至黄河。”
“接下来是通济渠兹洛阳至淮水。”
“继而是邗沟从山阳至江都。”
“最南的江南河从京口通至余杭。”
“整条大运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
“对于南北漕运乃至经济联系有莫大裨益。”
“再者经营西域,礼部侍郎裴矩驻守张掖处理西域事宜。”
“大业五年,陛下亲征吐谷浑开疆千里,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莫等四郡,控制中原至西域的陆路,打通丝绸之路。”
张居正顿了顿,说道:“若只是这些,以帝国建国以来的财富积累确实能支撑这些建设和开拓。”
“先皇文帝时,置黎阳、河阳、常平、广通四大粮仓,大业年间,又增设洛口、回洛两仓,全国各地义仓总计储量何止千万。”
“财富积累的另一面是人口增加。”
“帝国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
“‘大索貌阅’是指各州县严查户口核对登记,如有诈称老少以徭役赋役者严惩不贷。”
“‘输籍之法’是指由中央划分户等标准下发各州县,每年正月地方官派人下乡依样检查人户隐漏和逃亡。”
“这两项政策使东汉以来,由大户萌庇的百姓直接转由帝国政府控制。”
“至大业五年,全国增口641500人。”
“若朝廷修养生息,增加的人口会和增加的财富互相转化,于国大有裨益。”
张居正郑重道:“然则帝国以高压摊派、聚敛、征发等手段使他们成为了被不断压榨的牺牲品。”
……
张达深邃的眼眸看着点到即止的张居正,岂会不知他的后话。
杨广一游河右、两巡塞北、三下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行仪仗铺陈而这些代价终由百姓承担。
另一方面三征高句丽,高句丽地处辽河东郡朝鲜半岛北部,其国君名义上是中原藩属,隋统一后,高句丽担心被吞并,于开皇十年联合周边小国以骑兵万余进攻辽西。
隋文帝派大军反攻,但遭大雨,粮草不济,损失大半。
后高句丽献上降表只是表面上的臣服。
高句丽暗中通过地缘结盟抗衡隋朝,更是与突厥暗通款曲,杨广遂再次发兵征伐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