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级,他们被称为中等神,他们有数十万的膜拜者和更大的神域。”
“16-20级,他们被称为强力神,他们有数百万的信众,甚至可以命令其他神格较低的神,就像凡人的君主统治他的臣民一般。”
“21级以上,这些神能存在已经超出了凡人的理解范围,他们根本不屑于凡人的膜拜。这些神祇不授予神术,不回应祈祷,也不对询问给予答案。就算有人知晓他们的存在,那也是极少数的。他们被称为神上神。在某些多神系统里,神上神也被称为主神。”
……
我鱼九性沉吟道:“微弱神力,中等神力,强大神力,神上神,至高神,创世神,这是我已知的所有神道体系。”
“封神的要素脱离不开信仰、法则。”
张达皱眉道:“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宗教或政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是天地信仰与祖先信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与祖先是人类及万物之根本。天地信仰与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社团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它是人类的一种情绪。”
“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等。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宗教是人们的信仰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
“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信仰之中,确实有一部分无法以常理解释,也没有人可以提供解答,但是信仰的力量确实存在。”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样的,信念是你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信仰则是人们灵魂的标注。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不过,信仰很少是对人身上的,宗教并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不可作为信仰物件。”
“信仰带有理智的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哲学家定义的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
“哈哈……”
我鱼九性大笑道:“你还真是个书呆子,在超神秘学面前去探究神秘的缘由,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张达皱眉道:“如果信仰是一种心灵产物,神以信仰为历练源泉,那么是否可以说信仰也是一种物质。”
“既然是物质,那么他一定有其科学属性。”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