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忽然跳到了养生话题。
但他确实很担心自己的朋友,遂写了一首问候诗,交给看守的士兵转达。
“先生且慢”
于谦截下了那张诗稿,自己重抄了一份送走。
他把原文珍而重之地收好“这是先生的真迹,还是留给我吧,等回家了,一定要挂在书房里裱起来。”
文天祥“好的。”
他见于谦依旧盯着他的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只能将方才写字的笔递过去“你想要这支笔”
于谦满意地收起笔,但目光还是一动不动。
文天祥
他不动声色地拽了拽衣袖,遮住了大半的手,只余一点溪深流云般莹白的指尖露在外面。
于谦终于收回视线,眸中似是染上了一抹遗憾之色。
文天祥“”
不是,你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啊
难道是因为不能把他也一起打包带走吗
他果断换了话题“廷益以后还能回家么。”
“当然可以”,于谦语气轻快,“我的陛下、家人、好友们,都在故乡那一端等我归来。”
文天祥又问“
可有约定归期”
于谦想了想,慎重地说“这我便不清楚了。我为先生而来,只要先生长命百岁,我大概能在这里待上好几十年。”
他见先生还有些疑惑,就举了个生动形象的例子
“汉明帝永平五年,刘阮二人入天台山,误见仙女,山中不过半年,归乡子孙已七世。”
“我亦如此,我无论在先生身边度过多久,和家乡都毫无关系,时间流速也不一样。”
忽然成了「仙女」的文天祥“”
行叭,你开心就好。
连日以来,元军在外面大摆庆功宴,欢声震天。
庆功宴中最隆重的一场,张弘范指定要文天祥出席,打的还是趁机劝降的主意。
许多之前投降的宋将也参加了宴会。
张宝、翟国秀、刘俊等人,都是在崖山海战中投降的。
特别是翟国秀,他的投敌等于是撕开了崖山军阵的防线,形成致命一击,直接导致了宋军的崩盘,可谓第一罪魁祸首。
这些降将们如今都在座中喝酒。
见到文天祥进来,有的面露愧色,愧疚于无法拯救家国。
有的不解痛惜,感慨文天祥太过执迷,不愿事新朝,恐难免一死。
还有一种人就比较奇葩了。
他们竟然很愤怒地看着文天祥,目眦欲裂。
当一束明光照进深渊暗夜,这束光便也有了罪。
这些人的所想,大概就类似于,“就你清高,显得我们好像很不堪”,“一缸墨水里面为何要出现一滴清水”,“得想个办法把他搞死,这样就没人能用他做例子,嘲笑我们变节了”,如此种种。
实在是无耻之尤。
文天祥目不斜视,径自从一众神情各异的人群中穿过。
于谦跟在先生后面,望着每一张面孔,试图将他们和史书里的那些人物对上号。
有一位形容清癯、衣衫飘飘的文士忽而出现,向这个方向走来。
文天祥告诉于谦“他就是你要找的邓光荐。”
于谦
他回想了一下,觉得此人和先生,可称为神仙友情。
前半生,是发小、同窗,师出同门,风雨共度。
后来被元军扣押,于建康驿中,挥泪成生离死别。
后半生,邓剡隐居江南,年年为文天祥扫墓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