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几番合作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给小陆相公打工真是太愉快了。
他怎么能如此之好,温柔亲近,如沐春风,都还没表达什么他就已经猜出了我们的需求,并且采取了行动。
诸如粮草运输、辎重支援,不同部之间的彼此策应和配合,等等诸事,都安排得妥妥的,完全不拥有任何后顾之忧。
感觉还能再战一百年
而且小陆相公还是个全才,仿佛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擅长的,居中筹措,掌控全局,内统公卿一应事务,德施仁政镇静城邑,外平叛乱周济军需,出谋划策击敌制胜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好吧
江南百姓,民夫士女,六军将士,黎庶高门,无有不叹服者。
这也让本来摇摆不定、甚至有自立倾向的一部分参赛者,譬如桓温和陈文帝陈蒨,最终都倒向了张世杰阵营。
他们觉得有陆秀夫在,天下的最终归属已经很明显了,此时不站队,更待何时啊
进来参赛的各位都经过擂台赛的激烈选拔,皆非庸才,深知这种江山鼎革、改朝换代之事,最忌讳的就是摇摆不定,各自为战,陷入了无谓的内斗消耗之中。
譬如某南明。
三帝一王打生打死,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本就薄弱的兵力尽数折损于内讧,最后
硬生生打成了“双龙逝,一鸿灭,清军一来就输得惨不忍睹。
万朝谁人听了不说一句老六,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引以为戒。
众人为了提高任务完成度,必须完成一统天下,假如各自分属不同阵营的话,只会大大减缓这个进程,让最终分数十分难看。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
陈蒨等人之前之所以在沉吟,未曾落子,就是觉得张世杰虽然武力值够了,但因为出身太低,庙堂历练和为政经验还差太多,未必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古来能有几个帝王从最微末之中崛起,最后真正成为了一代圣天子的
也就是宋祖刘裕,还有明太祖吧。
陈蒨自己也是当帝王的,也算得上治世明君,知道其中难度之剧如同登天,始终就在踌躇。直到观察了这么久陆秀夫的表现,终于下定决心前来投靠。
这波稳赢,必须赶紧上车
桓温比他倒戈得更快,论打仗他都打不过张世杰,一开始就没了争雄之心,迅速站在了张王的旗帜之下。
就这样,所有参赛者都被陆秀夫安排得明明白白,就连苻坚版本的太子真金也不例外。
忽必烈做梦也没有想到,平北政权最深的内应,居然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活动。
经过之前的努力,蒙元帝国现在虽然还剩偌大的版图,远大于己方,却已经是被插了无数钉子四处隔断。
关中、河北、京畿、漠北等地的各方蒙元大将全部都被孤立,只能各自为战,而无法形成同气连枝的呼应之势。
加上忽必烈为了提防官军作乱,又搞了一套让大军分屯江河南北,遇征伐则遣之的操作,队伍七零八落,这就给了本方逐个击破的机会。
陆秀夫让李庭芝自淮南大野泽出师郓城,因此,张世杰在平定汴州之后,才得以迅速腾出手来大名府会师。
陈蒨将百姓护送南下,需要回建康城筹谋粮饷,完成通过大运河切入临沂段的粮食运输,文天祥正在那里攻打山东东西道宣府。
严格来说,他这一路过江北取山东青州的虽然人数占优,兼之身负扼守黄河要冲,把控全局战线的重任,但并非真正主力,于谦从沂州北上进攻济宁的那一路才是。
于谦表面上是从东平路、东昌路沿途厮杀过去,一路惊心动魄,杀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