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王破阵乐
眼见屏幕里的少年和骏马已经在铮铮锐意的琵琶声里踏步起舞,华国直播间里终于有人认出了这首来自遥远盛唐的慷慨战歌。
居然是秦王破阵乐啊啊啊
哦哦,我好像在大台的节目上听过
不少观众都听说过这支曲子。
虽然因为朝代更迭的缘故,这首据说是宫廷大型军阵舞的曲子只留有数章遗谱,差不多算是早已失传,但近些年有不少人试图复原过。
余曜选择的就是其中最出名的那版,会曾经上过大台的历史节目。
作曲人本身也是华国风的忠实爱好者,编出的曲子气韵十足,颇有盛唐气象。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既然认出了余曜选择的曲目是秦王破阵乐,就有观众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怪不得要把橙子糖的皮毛染黄不止余曜是演员,橙子糖也是演员它扮演的是昭陵八骏中东面第一骏的特勒骠
有弹幕对这段历史了解不深。
马上就有历史爱好者飞速赶来科普。
特勒骠,特勒是突厥官职名,毛色黄里透白者名为“骠”。这匹马据说是突厥人献给唐太宗李世民的,曾随他出战柏壁之战,急行百里,一日八战,不克不休所以才会被刻在昭陵八骏图上
秦王破阵乐是柏壁之战大胜后将领们用军中旧曲填唱的新词不止是凯歌,还是震慑四方的宫廷大舞
史书上说,凡是宴请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就会在玄武门外擂大鼓,奏
这支曲子,战阵排开时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光是引队的马军就有两千人
听你们这么说,一下燃起来了
本作者曲临青提醒您最全的我靠极限运动封神尽在,域名
我的天,小鱼居然选了这支曲子历史上秦王破阵时才刚刚及冠,亲率铁骑冲破敌军的少年英雄谁不爱这不是要我命吗给你给你都给你
无数华国的观众在科普弹幕飘过时彻底沸腾起来。
现场的观众们虽然不知情,但气吞山岳的乐曲笼罩全场,他们几乎下意识地在重重擂鼓声中身体前倾,在急促热烈的节拍里心跳加速,莫名其妙生出了想要手舞足蹈的冲动。
但桎梏在位置里的人群怎么可能起舞。
无数人的视线只得都落在了场中正在一下一下跳起落下的马儿和骑手身上。
而余曜和橙子糖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少年不着痕迹地拉紧和触碰身下的马儿。
聪敏敏捷的小马儿就紧紧跟随着主人的指令,时而小跑甩尾,时而原地踏步,四条劲瘦的马腿有弹性般在沙地上留下清晰克制的舞步路线。
每一个蹄印都踏在急促的鼓点上。
每一个摇摆甩尾都有韵律可循。
仿佛合着华国古典乐扣人心弦的节拍一起将鼓点踏进每一位观众的心里,令他们因为音乐的共鸣而激动不已,兴奋异常。
“很棒的节目”
有人竖起了大拇指,脸色涨红。
也有人紧抿嘴唇,目光灼灼,拼了命地想要理解自己曾经浅尝辄止却意蕴深厚的东方文化。
这其中来自华国的观众最能共情。
但全世界可能只有余曜自己才知道他的舞步编排动作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碍于比赛时长的限制,这首比赛的曲目并不是那位作曲家的原曲。
但余曜也只裁剪了其中相对繁复的部分。
他没有删除乐曲的整体结构,这首比赛曲目依然表达了一整个完整的有关柏壁之战的故事。
只是和所有人所想的都不同,曲中意气风发的少年主角,那位后来开创了贞观盛世,被尊称为天可汗的一代帝王在柏壁之战前也曾举步维艰。
他才刚及冠,羽翼未丰,面对的就是强敌环伺,父兄相疑。
亦师亦友的心腹被诬告惨死后方。
联合出击的各路敌人个个兵强马壮。
余曜拉扯着缰绳,扮演着特勒骠角色的小“黄”马就慢踏步地在沙地上走出最笔直标准的斜线上。
雄壮的乐声在四面无路的处境严酷肃杀。
如果换做是别人,或许会心灰意冷,或许会奋而反抗。
但他是谁,是秦王,是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天策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