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是不更改旨意,那胤礽这个太子也别继续做下去了。
他们不需要一个与群臣对抗的太子。
胤礽一来到金銮殿,就觉得硝烟味已经弥漫起来了,而且主要集中在他身上。
他穿着蟒袍挺直了背,整个人有种悲凉感。
这些人太过于愚昧了,他不会动摇的,不然现在动摇,之后死的就是老百姓,受欺辱的就是大清子民。
胤祉和胤祺也都站在胤礽的背后。
这一颗三个人形成了一层保护罩站在了康熙前面,为皇阿玛保护。
康熙看了一眼三个儿子,不由得想起来老大和老四。
要是他们也在就好了。
但只有他们四个也不怕。
“上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声音刚落。
上朝的大臣们就乌央乌央的喊起来了“臣有事起奏”
“臣启奏”
“皇上,臣有事”
一个个声音不绝入耳,康熙看着都气笑了。
这些大臣们都是有备而来,看看这眼圈黑的。
唉,看他们睡不好,康熙就爽了。
康熙朝胤礽递了一个眼色。
胤礽秒懂,在大臣们站出来之前,先前进一步,朝康熙行了一个礼“皇阿玛,儿臣有事起奏。”
康熙抬手,让众人安静下来。
原本还嘈杂不堪的朝堂,瞬间如落针一般的安静了下来。
众人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皇上这是跟太子打起配合来了。
一个文人模样的人,敢在康熙开口之前,跪在地上“皇上,这是臣的血书,臣有事启奏。”
康熙瞅了他一眼,折子上确实有红色的痕迹。
他有些不悦“文大人先等等,让朕先听听太子怎么说”
文大人“臣”
但胤礽已经抬声压过了他“皇阿玛,儿臣听闻昨日您下旨允许公主同阿哥们一同在尚书房接受教育,并由大学士张英作为考核老师进行统一考核,儿臣这就有了想法,作为大清的子民,孤自认大清的公主们让整个大清见识到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对,她们没有上阵杀敌,没有为大清多赚银两,但她们把自己的一生化作了一枚纽扣,紧紧的联系着蒙满二族的和谐,用青春守卫着大清和蒙古的关系,现在噶尔丹还未平复,大清的公主们的命运却是既定的,生下来就要去抚蒙,孤每次听闻这样的事,都痛恨自己的无能,作为大清的皇太子,却觉得窝囊,我大清子民何须女子来守护”
胤礽气愤的声音掷地有声,但却像一个无形的巴掌打在那些大臣们的脸上。
太子说的绝对是反话,但他们听到之后脸上觉得火辣辣的。
一些不明是非的人还在心里辩驳。
这是大清公主应该做的。
作为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蒙古王子已经算是好的了。
而且那皇太后不也是和亲嫁过来的吗
现在过得日子多舒服。
胤礽接着道“大清总有一天不需要抚蒙公主来维系和平,孤在这为天下女子发声,以大清公主名义恳求皇阿玛允许女子上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众人被这个消息给砸蒙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
这太子殿下是在跟他们说说笑吗
不是,你们公主跟阿哥们一起去尚书房接受大儒教学就算了,那天下的女子又不用去和亲。
而且女子无才便是德。
读什么书,上什么学啊。
还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