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的牙齿有如此强烈的存在感呢因为他戴了墨镜。
“去喝一杯怎么样”他说。
埃德蒙根本不知道怎么拒绝他。他很自信,脑子却又不怎么好使。别人说整句话,他只会听进去半句,像语言中枢里挂载了一层过滤器,把对他不利或者他不想听的东西自动过滤掉了。
哦,还有,做事没什么目的性,想到什么做什么。就比如现在,jas刚刚还说是来吊凯子的,突然看到里面有一家酒吧,突然就嚷着要去喝酒了。
并且进商场门时又被绊到了,额头在门玻璃上狠狠磕了一下,把墨镜磕歪了。
那酒吧边上是一家麦当劳。两人走过去时,正巧有一个女孩左手提着麦当劳纸袋,右手握着一杯冷饮走出来。
她有一头浓密的红色长发,皮肤白里泛红,身材凹凸有致,长相有些清冷,十分漂亮。
jas掀起墨镜,在女生身上扫了一眼,忽然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吹了一声口哨,调笑道“higa,nicebutt”
女孩又惊又怒,右手一扬,冷饮全数泼在了jas身上,让他彻底成了一个落汤鸡。
埃德蒙和红发女孩眼睁睁地看着,面前这个普通、自信、搞笑、又有些猥琐的青年猛地一哆嗦,惊恐地长大了嘴,忽然气质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晶莹的水珠挂在他白皙的脸颊上。湛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瞬间的迷茫,神情渐渐恐慌起来。
“og,我干了什么”他慌张地拉起红发女孩的手。“对不起,真的很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女孩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瞪了他一眼,甩开他的手,一扬秀发,快步离去。
“至少我们有一个好消息。”埃德蒙坐到桌边。“你的表演的确令人印象深刻。我差点以为你要变成体验派了。”
林夜神色恹恹,沮丧地说“我也没想到演电影角色会这么难出戏。”
表演技法主要有三大派别,表现派resentationaactg、方法派thodactg和体验派exeriencgactg。
表现派相对于方法派和体验派,不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完成下意识的自然反应,更强调模仿和设计外在的动作。而方法派和体验派都是要求演员将自己代入角色,在表演中自然而然地从角色出发进行下意识的反应。
举个例子,假如某演员要演一个“爱吃苹果的人”,然而他自己不爱吃苹果,他爱吃香蕉。
表现派要求该演员要观察生活中“爱吃苹果的人”的反应,从而模仿他们的动作和神态,使观众的感官接收到“他也爱吃苹果“的信息。
方法派和体验派都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内心里切实具有“喜欢苹果”这种情绪。然而,方法派允许演员将表演时将这个苹果想象成香蕉,体验派则要求演员在表演的那一刻真实地爱上苹果,而非模拟出的情绪。
简单来说,表现派强调外在表现的模拟,方法派强调内在情绪的模拟,而体验派要求演员本人真实地具有这种情绪,在表演时真正成为这样的人。
不难看出,体验派是表演最自然,境界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表演方法。只有极少数天赋高超的演员拥有这种情绪的可塑性,能达到体验派表演的境界。以体验派表演塑造的角色,以及饰演它们的演员,无一不在影史上留名。
然而体验派表演对演员来说也非常危险。这要求演员在表演时真实地变成另一个人,为了完成体验表演,演员需要提前几个月构筑角色。这会给演员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拍完戏无法从角色里走出来的比比皆是,有些演员甚至会遭到永久性创伤。不是疯了就是傻了,要么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要么出现某些特定的精神障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希斯莱杰。他饰演完小丑后,迟迟走不出角色带来的影响,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同时使用六种对抗焦虑和失眠的药物,最终因为意外药物服用过量而死。
也正因如此,很多业内人士联合抵制体验派技法,认为这种表演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危险的,不值得被提倡的,甚至是不职业的因为出戏本就是演员的职责之一。
相对来说,表现派基本对演员的精神状况毫无影响,想入戏就入戏,想出戏就出戏,但表现派的难点在于大量的积累和练习,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很少有少年成器的表现派演员。但因为表现派技法可以学习,对天赋要求较低,所以大部分演员都属于表现派。
方法派虽对精神状况有一定影响,但不如体验派那么大,而且也不至于像体验派那样,拍完戏几个月走不出来。而且方法派的表演上限一样很高,并不会明显次于体验派。
因此大部分懂得方法表演和体验表演的演员都不会轻易使用体验表演。毕竟体验表演代价太大,耗时太长。平常的角色用方法表演就已经完全足够。有时候档期排不开,客观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需要提前建立角色的体验表演。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