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浩瀚书海中翻阅知识,不断地总结、实践,努力提高封地的城防与基础建设,增强实力。
其中的一项成果,就是眼前的筒车。
筒车,是水力运作的灌溉工具,利于农业。秦汉之际,大多数农民使用桔槔汲水,直到汉灵帝时期,大宦官毕岚造了翻车,水车的雏形才终于诞生。
要按照正常的发展,从人力翻车进化成水力筒车,中间还要等上八百年。
刘昀占了先知之便,又有高中时的力学知识在手,便着手捣鼓起了这玩意。
且不提水力筒车能节约多少人力成本,仅仅是“救旱岁苦”,便值得刘昀投入精力。
“世子,听说这几日天工阁对便携手弩进行了二次改良,不知效果如何”
刘昀回过神,抬起左手,扬了扬握着的轻弩,满意道
“射程比上回提升了二十丈,射击速度快了一倍。比起精兵弓队,显然还是我们的轻弩更有优势。”
汉弩根据强度,可粗暴地分为轻弩与重弩。重弩大多是弩机与弩炮,重量大,不易携带,以单人的臂力难以拉开。
而汉朝能够随身携带的轻弩,射程比起普通的弓来说并没有多大优势,且弩的装填速度缓慢,成本较大,综合分析,准备一支轻弩队,在战场上的效益远远比不上一支强有力的精弓队。
但如果,将轻弩进行改造,延长射程,降低装填速度呢
刘昀从箭篓抽出一支木羽弩箭,推入矢道,目对望山,扣动弩机。
弩箭射出,横跨八十余丈,正中田埂外的银杏树。
这次改良的轻弩,射程约在280米左右。数值看似不起眼,说出去却无人敢信。
要知道这只是一张二石不到的轻弩,而非十石的大黄弩。两石以内的汉弩,普遍射程只有100米左右,超过200米射程的弩,至少需要四石以上的张力,其重量与所需的臂力与二石以下的轻弩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人都明白这支改良轻弩的意义,各个目光炯炯。
他们看向刘昀的视线无比灼热。但当他们注视了一会,便发现刘昀神色淡然,仿佛这些能够左右战局的利器,对他而言只是山间的一缕风,一捧清泉,只能引他掠视,无法留他驻足。
所有人都下意识敛去面上的喜色,收起澎湃的心神,在心中自省。改弩只是开始,如今雒阳纷乱,九州辐裂,他们更该稳定心神,不该因为一点成果就扬扬自得。
再看荣辱不惊的陈王世子,几人愈生叹服之意。世子年仅十七,不仅高才博学,温仁好义,而且心性稳重,从不为外物所移,令人望尘莫及。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刘昀之所以没什么表情,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基建成果无动于衷,而是因为他在学习。
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已经在脑中点开“图书馆”的a,开始认真读书。
理论与实践,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两者之间的距离比山高,比海深。
譬如,他知道硝石可以制冰,但是知道什么能制冰是一回事,知道怎么制冰是另一回事。等他弄清楚制冰的原理,一到实操,又是各种手忙脚乱。
原料的来源要考虑,实践与理论的区别也要考虑总之,一个人一个头真的忙不过来,刘昀除了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理论,还要四处寻找人才,帮他将芜杂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
总之很忙,非常之忙。
就在前几天,他收到了大将军何进去世的消息,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刘昀一边在“自然科学”的借书区找书,一边习惯性地一心二用,琢磨下阶段的计划。
这几年他的重点基本放在农业与军防上。如今何进已死,雒阳将乱,他是不是应该出去捞几个内政与谋略方面的人才了
隔壁颍川郡,著名的三国名士生产基地,离得这么近,这么也得去捞上一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