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希利娅的幼年时期,她曾两次来过伦敦。
不过这两次的经历都不甚愉快,以至于在10岁被册封为女伯爵之前,她都再没来过这座联合王国的都城了。
而其中最不愉快的一次,她甚至在自己的生日聚会上,和一名陌生的少年一起,将诺福克公爵的长孙打倒在了草地上。
没错,如果不是极端愤怒,一个教养良好的小淑女,是无论如何也不该做出这种会受人指摘的行为。
以至于在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塞希利娅的教父阿伦德尔伯爵会责令儿子对她道歉。
阿伦德尔伯爵和儿子亨利勋爵出身的诺福克公爵家族,从来都是英格兰贵族圈中极为特殊的存在。
只因为在普遍信奉新教的英格兰,他们一家依旧坚持对天主教的信仰。
即使因为天主教的信仰,让他们错失了许多政治上的良机,他们也未曾动摇。
而诺福克公爵的长孙亨利勋爵,则从小就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对信仰和教条的虔诚,在他的心中几乎要压倒一切。
以至于少年时期的他,会在和塞希利娅单独在花园嬉戏时表示,他希望自杀的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应该被木刺钉穿心脏。
一位为了英国奉献一生的外交家,在他轻描淡写的口吻中,变成了一个罪恶而不堪的暴徒。
而真正激怒塞希利娅的,是亨利勋爵甚至进一步宣称,所有自杀者的灵魂都该在地狱中遭受永无止境的折磨。
在父亲死于自杀的塞希利娅的耳中,这就无异于是世上最恶毒的诅咒了。
或许是为了制止他继续发表类似的言论,也或许为了捍卫家人的名誉,当塞希利娅听到这句话时,她直接本能地朝对方挥动了拳头。
而一名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少年,显然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并直接出手打倒了亨利勋爵。
当怒火驱散了所有的理智时,小小的女孩和陌生的少年一起,对着口出恶言的亨利勋爵施以拳脚。
然而在愤怒的情绪宣泄完毕后,理智又渐渐回笼。
意识到闯下大祸的陌生少年,很快消失在了花园的迷宫中。
只留下倔强的塞希利娅,一力揽下了所有的罪责。
现在想想,当时的大人们未必没从亨利勋爵那里问出陌生少年的身份特征。也未必没推测出那名少年是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的亲属。
只不过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之死,毕竟是被国王和教会盖棺定论过的无罪。包括公众也对他的死更为同情和叹惋。
亨利勋爵的话语宣扬出去,也只会使信仰本来就不受英国新教徒待见的诺福克家族,被推上风口浪尖。
也许是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大人们一致决定为他们掩饰了这件事。
而不愿触怒王室公爵的诺福克家族,也只好强制让亨利勋爵主动去和塞希利娅握手言和。
在诺福克公爵本人,也再次亲自上门道歉后,萨塞克斯公爵和塞希利娅也选择了暂时压抑怒火。
这件事,也成了塞希利娅尘封在记忆中的一段回忆。
要不是因为罗伯特爵士的事情,她或许还想不起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之死,更不会猜到那名少年的身份。
而显然,卡斯尔雷子爵,也因为自己当初单方面的逃避,耿耿于怀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