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夸完了太后的宝贝外孙,又连带提及王家掌管的大理寺。
太后总算脸色稍霁。
一同进殿的几名同僚也很上道,附和道“臣等也以为,此次平息灾乱,论功绩,当属太史令为先。”
永徽帝亦面露笑意,“是该论功行赏。”
他朝沈逍的空位看了眼,略作思忖,召来承旨官“拟旨,将朕在上洛的逐鹿行宫改名逐鹿苑,赐予逍儿作别苑之用。”
逐鹿行宫是永徽帝十二年前下令所建的园林别宫,景色秀丽,巧夺天工。想来沈逍贵为国公世子、同平章事,官位已无可再升,圣上索性就直接赏宫苑了。
殿中诸皇亲闻言,莫不艳羡至极。
洛溦的视线越过纱帘,扫了眼侧前方的齐王萧元胤,见其腰背线条绷紧,搁在案上的手微握成拳。
应对灾情,同样都尽职做事,圣上没有赏赐儿子,却厚赏了外甥,偏那外甥还冷傲的很,连宴会都不赴。
难怪齐王一见到沈逍,就一副想揍人的表情,连带着对自己也凶神恶煞的
这时,跟着虞相一起进殿的御史中丞周穆,抖了抖衣袖,朝龙座行礼道
“陛下此举欠妥逐鹿行宫乃是皇室行宫,大乾自立朝以来,从无将皇室行宫赏赐给异姓臣子的先例玄天宫供奉玉衡,所出神示皆是从玉衡解读的天机,若要论功行赏,合当感恩天意、敬奉神器,方才合乎公正”
一旁的虞相开始脑门冒汗。
若说他是朝廷里性子最温软的老好人,那周穆就恰恰相反,是个出了名人见人恨的硬骨头。
自从圣上罪己下诏,御史台就闹腾的不得了,一会儿弹劾朝内党争,一会儿翻出陈年旧案,愣是逼得朝廷贬罚了好些人,搞得三省六部里人心惶惶。眼下更是扯到太史令的身上,这不是嫌命长吗
“周御史之言差矣玉衡的昭示岂是人人都能解读的若无太史令晓谕天机,你我俗人何以知晓天命大案又何以在那么短时间内找出凶手周御史难道有本事读懂玉衡,读懂天命”
“下官确实不能。”
周穆面色肃正,“但天子法度,当赏罚能令天下鼓舞,而非令天下叹其不公如今大乾北尚有戎敌,南有栖山教余党未净,关中刚历大旱,江北道又起水灾瘟疫,圣上却在此时,以耗费了朝廷十余年人力物力所建的行宫赏赐异姓臣子,实非明举下官既忝居御史之位,职责所在,必须要进言劝阻。”
“至于太史令的功绩,圣上若要赏,大可以用别的方式。”
周穆继续朗朗说道“譬如十三年前殊月长公主在渭山身故之事,至今没有定案,朝廷若能重新彻查,既告慰了长公主在天之灵、全了太史令之孝义,又能为当日丧命的上百随行宫人讨回公道,令天下百姓感念皇室仁慈爱民,比之赏赐宫苑,岂非更有意义”
他语调高昂,一字一句。
然后话音落下,却令得整座大殿鸦雀无声,连丝竹乐音都停了下来。
刚刚恢复了几分霁意的太后,陡然又黯了脸色。
十三年前,殊月长公主在渭山骤然辞世,对外一直没有说明原因,之后永徽帝派兵在在江河南北的三十州府内大肆剿杀栖山教众,传闻皆推测与长公主之死有关,但刑部却一直没有定过案。
长公主是太后唯一的女儿,也是永徽帝唯一的同母手足,甚受宠爱。但太后和圣上既然都不追究死因,或恐涉及宫闱秘辛,朝臣们又哪敢主动谈及时间久了,便无人再提、也无人敢提,成了跟二十年前晋王战亡之事一样,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禁忌话题。
张贵妃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永徽帝的情绪,忙侧目暗觑,见皇帝喜怒不显,唇角却不易觉察地微微抿紧一刹。
这样的反应,上一次见到,还是去年下旨诛杀万年县县尹马氏全族之际
张贵妃忙接过话笑道“周御史怕是吃酒吃醉了,都忘了规矩了。后宫不得涉政,夜宴上这么多女眷,如此议论政务,实在于礼不合。再说,几位大人一会儿凶案、一会儿人命的,就不怕吓到席间的姑娘们吗“